一号媒婆怎么牵线成功

三堂网 > | 发布时间:2018-04-26T16:55:30 更新时间:2024-11-14T02:36:27
【媒婆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呀!好想当回月老,帮那些剩男剩女们牵下红线!】

媒人在中国的婚姻嫁娶中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男性媒人又称月老,而女性媒人一般称为媒婆或大妗姐,媒婆同时也是旧时以说和婚姻为职业的妇女。

根据元朝王实甫 《破窑记》第三折所记:“说合先定千条计,花红谢礼要十倍。打发的媒婆不喜欢,调唆的两家乱一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叫了几家媒婆来说知,看了几家丫头和贫家女儿;看对了,便娶了一个过来。”可见,古代婚恋少不了媒人这个角色。

中国古代无媒不成婚,媒婆在中国的婚姻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孟子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形态使人们的劳动、教育、娱乐都局限在家庭里,“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因此相互之间很是隔膜,也使得家长们彼此都不知道对方家里有些什么人。

因此,即使自己家里的儿女已长大成人,却不知哪家需要嫁女娶媳。封建的风俗造成了人们在求偶问题上的腼腆心理,想得到配偶不公开言明成了封建社会风俗的重要特征之一,直言问之等于愚昧无知,委托他(她)人曲道求之是封建时代求偶之法的重要表现形式,有一个媒人从中斡旋是最好不过的了。

谈到宋朝媒人是怎么“牵”红线的,得先看媒人的演变历史。

关于媒人的演变史,《中国婚姻史》认为“媒妁具有居间人之性质,在买卖婚时代当即有之;殆买卖婚演变而为聘娶婚,买妻卖女之居间人亦演变而为媒妁,遂以合姓为难,赖媒往来,以传婚姻之言也矣,或即为‘使’。”《诗经》有“娶妻之如何,非媒不得”可以看出媒人早在西周时期就成为婚姻的重要条件了。

从《仪礼·士婚礼》中规定的成婚程序六礼来看,从采纳、问名、纳吉、纳征到请期、婚礼,没有那个环节能离开媒人。“于是男女以行媒始知其名,无媒则亦不交;男方无媒不得妻,女方无媒老且不嫁”。《唐律疏议》中也有“为婚之法必有行媒”婚嫁要行媒成为婚姻的法定条件。

非但如此,媒妁制度还是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鲁桓会于嬴,成婚于齐,不由媒介自成其婚,史家遂以非礼贬之”,成婚不用媒人竟然被后人以违礼法而讥贬之;《管子》中也有“自媒之女,丑而无信”可见,成婚用媒已上升到了伦理道德的高度,用媒则符合伦理道德规范,不用自为媒则违反伦理道德,是要受到轻视的。

元《典章》中载:“媒妁由地方长老,保送信实妇人,充官为籍”媒妁的主要成分是妇女,因此媒妁又俗称媒婆,它是中国古代妇女的重要职业。但是,虽然媒妁制度及媒人极为重要,但却难在正史中寻其踪迹,因此小说家言也就成为我们研究这一制度的主要佐证,因为小说家在叙述时事时,必须牵涉其社会背景,合情理,符合事实。

从上述可见,媒人从一开始单纯的为男女婚事牵桥搭线变成了礼制的一部分,并且随着朝代演变,含义不断丰富,还出现了分化,有关媒婆和非专业媒婆的区分。

到了宋代,媒人早已有了高低等级之分,且规定了各等级的穿戴规范和职责范围。“自送定之后,全凭媒氏往来,朔望传语” 可见媒人在宋代婚姻中所起的作用之大。宋代虽然没有像唐代那样对婚姻中的媒人立法,但仍可见这种观念的延续。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理念在宋代同样也不例外,宋代开始出现专职且针对不同等级对象的媒人。《东京梦华录》中对媒人的记载较为详细:“上等戴盖头,着紫背子,说官亲宫院恩泽。

中等戴冠子,黄包髻,背子,或只系裙,手把清凉伞儿,皆两人同行。下定了,即旦望媒人传语”有关于媒人的记载:“男子年十六至三十,女子十四至二十,且及主婚者无朞以上丧,乃可成婚,必先使媒氏往来通言。”

男女家族往来通传消息是媒人的主要职责。男方要向女方写明主婚者和应婚者的关系,欲向对方求娶何女,以及何人为媒等。女方接书应允后,亦以同样格式回应。

男方送给女方的叫通婚书,女方答复男方的叫答婚书。男方向女方送交通婚书后,如果女方接受了男方的通婚书,并回复答婚书,就表明双方婚约已成,双方交换的婚书由两家分别保存以做凭证和纪念。

男家亲人或婆往女家看中”若相亲,则由男方亲戚或者男子的母亲去女方家。宋代关于相亲记载比较详细,定贴之后,婚事大致就定下来了,但由于之前都是媒人奔走两家通传信息,男方家对于未来要嫁进门的新娘还没有见过。此时,如果男方仍不放心,就可以选个日子准备酒水礼品举行相亲。地点一般会选择在女方家里或园苑、酒楼及茶室。

南宋时,据《梦梁录》中记载:“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舫内,两亲相见,谓之‘相亲’。男以酒四杯,女则添备双杯,此礼取男强女弱之意。如新人中意,即以金钗插于冠髻中,名曰‘插钗’。若不如意,则送彩缎二匹,谓之‘压惊’,则姻事不谐矣”

如果相亲后双方都满意,就会进行“许口酒”之礼,南宋称此为“定礼”,即男方送一担经过包装的酒作为许婚的信物。北宋时,是在下了定贴之后“许口酒”,而南宋的“许口酒”则是在相亲之后才送。

《东京梦华录》对于“许口酒”的记载是: 次担许口酒,以络盛酒瓶,装以大花八朵、罗娟生色或银胜八枚,又以花红缴担上,谓之缴担红与女家。女家以淡水两瓶,活鱼三五个、箸一双,悉送在元酒瓶内,谓之‘回鱼箸’。南宋时送许口酒的礼仪比北宋时更复杂:南宋时,相亲后如果男方家满意,就开始与女方家商量定礼。

如果是富贵之家,送去女方家的礼品就较为贵重,多以“珠翠、首饰、金器、销金裙褶,及缎匹茶饼”作为定礼。此外,还会送给女方家四瓶或八瓶经过精美包装的金瓶酒樽,这就是南宋时的“许口酒”。

送了“许口酒”之后,女方家要回复男方一些礼品。由于回礼需要使用鱼、箸及其他一些物品,所以叫做“回鱼箸”。回礼的物品随女方家丰俭情况,没有特别要求,这一点北宋和南宋并无区别。

最后,宋朝也是要送聘礼的,宋朝称为纳征和下定。北宋时,纳征改称为纳币。相亲之后,若双方都满意,则“下定”“下定”又分为“小定”和“大定”北宋时小定的情况可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下定了,即日望媒人传语。过节序,即以节物头面羊酒之类送女家,随家丰俭。女家多回巧作之类。”北宋的大定又叫做“下财礼”,“次下财礼,次报成结日子”送过财礼之后就可以确定结婚的日子了,婚姻关系基本确定。

南宋时下聘礼也为两次,第一次称为“送定”,第二次称为“下财礼”,《梦梁录》载:富贵之家,当备三金送之,则金钏、金锭、金铍坠者是也。若铺席宅舍,或无金器,以银镀代之。否则贫富不同,亦从其便,此无定法耳。

更言士宦,亦送销金大袖,黄罗销金裙,段红长裙,或红素罗大袖段亦得。珠翠特髻,珠翠团冠,四时冠花,珠翠排环等首饰,及上细杂色彩段匹帛,加以花茶果物,团圆饼、羊酒等物。

总之,不论叫什么,媒人这一行原是很受人尊敬的。在古代婚姻中,媒人收受礼金,婚礼上还要受到新婚夫妇的礼拜,生儿育女后,还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男女授受不亲”.“三岁不同床、五岁不同席”,“好女不出门户”、“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说教,把青年男女间的往来生生切断,使男女间正常的恋爱变成不可能的事情。“三媒六证”、“八字相合”是成就婚姻的唯一标准和渠道。

媒人这一行中,从业者男女皆有,但向来是中年妇女为多,因为她们出入人家宅院方便,与做父母辈的人也好沟通。女人一要聪敏练达、通晓人情世故;二是且脚勤侠、不辞辛苦;三要能说会道、条理分明;第四,还要有一些经济头脑,在双方过礼下定之类的交割上,能把握公允适度,皆大欢喜。另外,还有一项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信誉、口碑好。凡经其撮合的婚姻,夫妻和美,儿女盈床,家和业兴,姻亲益彰,自然会引来更多的生意。

一号媒婆怎么牵线成功相关文章:

美人痣是长什么样 媒婆痣又是怎么样?
美人痣是长什么样 媒婆痣又是怎么样?

脸上长痣太过于明显,一般会让人留下印象,痣长得位置、颜色、大小如果不同,其代表的含义也各有不同。那么美人痣是长什么样?媒婆痣又是怎么样的呢?根据相术学上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