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航影视作品

三堂网 > | 发布时间:2023-10-09T10:18:53 更新时间:2025-01-23T20:06:15

【第二届苏州青年戏剧节:史航讲座整理-电影&导演篇】

原标题:

《史航:我喜欢这个思维跳跃的鹦鹉——“等待戈多”讲座中电影导演音乐书籍的一点整理》

文/季霖

写在前面:

3月16日至3月26日是第二届苏州青年戏剧节,话剧公益演出、剧本共读、即兴表演课、戏剧讲座的活动精彩纷呈。因着别人有事转手剧票,我有幸看了《人民公敌》的演出(每次预约推文一出,半小时内就全部抢光,我是一张也没抢到,所以得到这个机会也是感到很幸运);关于这部话剧,改天会和大家谈。这周日就是最后一天了,晚上的闭幕话剧演出《蒋公的面子》也是一票难求,虽然看不到,但还是预祝演出一切顺利、观众看得尽兴。

这周四晚在诚品书店现场得到开放的补位机会,听了史航老师的讲座——《等待戈多,等待被戏剧唤醒》。《等待戈多》这本书,想必各位大都听说过,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反正我是没看过。“戈多”这个人物或许并不存在,他就好像是等待他的人在意识与信念里凝成的一个对象;他是谁,或许谁都不知道。

如果说“戈多”代表着神秘,那么史航老师就是在其跳跃的思维下一边揭开神秘又紧接着创造神秘的人;“戈多”是谁,在这里,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我惊喜于讲者的分享,让我收获满满,感到不虚此行。

一个半小时里,他提到了很多内容,涉及导演与电影/话剧、音乐、书籍等。暂且先分类罗列并附以些许说明,就此展开下此次的分享。

【电影/话剧与导演】

1.《八月》(张大磊)

讲座开头史航老师就推荐了本周五上映的电影《八月》。其实,去年金鸡百花优秀境外电影巡展就放映过,数月后,这部片子便拿了奖,看了的朋友也是一阵感慨,毕竟,像《八月》这样的小众文艺片,并不受影院欢迎,能取得一定的成绩,无疑是一种鼓舞与激励。当初我有事没去看,还感到可惜;今年发现它进入了院线,便毫不犹豫地买了票,在上映的第二天把它补了一下。

在问答环节,我问了史航老师一个问题,就是像《八月》这样的作品影院排片太少,甚至有人想排片而领导不愿意;民间放映厅的力量有限,而且知道这类团体的人也不多,那么有没有什么有力的途径来帮助这些电影进入大众的视线呢?

他回答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

优秀的作品,遇到了(不管是主动了解还是别人的推荐),走近它,那便是你的幸运以及影片与你的缘分。不想看的人就随他去,不必操心觉得遗憾。此外,这些作品能够拿奖,也便不用担心夭折,有人看到它,肯定它,就有它的价值,也许还会是永恒的价值;导演也会因此而有能力继续创作。所以,对于排片量少的现象,不必烦忧,放宽心即可。

听他这么一讲,顿时豁然开朗。遇见,便已是美好。

*后面我也会谈一下这部电影。

2.《倭寇的踪迹》《师傅》《箭士柳白猿》(徐皓峰)

徐皓峰与史航也是朋友,同时也是史航喜欢的导演之一。

去年我买了两本徐导的书:《刀背藏身》《刀与星辰》。前者是武侠短篇集,其中就包括上面的这三部电影的剧情原作;后者是影评集,收录了作者对《梅兰芳》《十面埋伏》《卧虎藏龙》《神木》《罗生门》《公民凯恩》等电影的评述。对武侠和电影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入手品读。另外,还提到了徐导的《坐看重围》。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电影《师父》武打设计”,分享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诸多感悟。

近日,徐导发布新书《处男葛不垒》,不过,这部小说集并不是讲武侠。

如此评论,让人心里发痒;“葛不垒”这个奇怪的名字似乎也像“戈多”一样充满神秘感了。

另外,徐导的电影新作《刀背藏身》预计今年会上映,影迷们多多支持呀。

3.《一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杨德昌)

史航说,杨德昌导演的电影,是可以点醒人们的。为什么这么说?想知道原因的,不妨就去看这位导演的作品吧。

除了上面的这两部,还有《光阴的故事》《青梅竹马》《恐怖分子》《独立时代》《麻将》等佳作。

这是蔡琴在杨德昌导演过世后给媒体的一封信中的一句话。内地版的《见字如面》里,归亚蕾老师就为观众诵读了这封信,有时间的话推荐大家去看一看这期节目。

4.《恋爱的犀牛》《琥珀》(孟京辉/导演,廖一梅/编剧)

这时我才知道,孟京辉与廖一梅是对伉俪组合。真是不错的黄金搭档!

史航和孟京辉导演是老相识了,他给我们讲了孟导的一件趣事,就是他从小就特别害怕医院,惨白惨白的墙壁令他惴惴不安。可是,他排话剧的场地却偏向于找如医院墙壁那般白的地方;越害怕还越来劲。好一个个性十足的导演。

5.《阿飞正传》(王家卫)

哥哥的代表作之一。4月1日将至,这个日子,充满了想念与回忆。今年的这一天,苏州独墅湖湖畔映像将会放映这部片子。那一天,我也会加入看片纪念的队伍,如果你也会去,我很想默默地说一声:原来你也在这里;好久不见。

当然,你也可以在网上看。不管在哪里看到他,我想,我们的心会有不同强度的跳动,记忆,顿时扑面而来。

6.《都市传说》

这是今年的一部英剧,每集讲一个名人小故事。可能有点八卦,但很有意思。

看看大家是怎么说的:

看了这些评论,你是不是也心动了呢?

下面是资源站点:

Bilibili-在搜索框输入:【喜剧/英剧】都市传说

Acfun-在搜索框输入:【17英剧】《都市传说》

国内主流视频网站居然没有,有点遗憾;不过在Bilibili和Acfun看好处也是多多的:没有广告或者广告时间特别短;弹幕也是欢乐多(如果遮挡画面影响观看,还是建议关掉~~~)

7.《土拨鼠之日》(哈罗德·雷米斯)

讲的是主人公不断地重复度过某一天的故事。怎么把同一天过得内容不重复、精彩绝伦,这本身就是件很酷的事,不是吗?

4月1日即将上映的电影《有完没完》,就是学的这部电影;学这部电影的其实有很多……史航说的……

<其他>

《局部》

土豆和理想国共同打造的“看理想”系列节目之一:陈丹青以画家之眼来品鉴艺术杰作的“局部”,发现画作中那些不曾看到的奇妙之处。

罗胖(罗振宇)的《得到》专栏最近也邀请史航老师了(撒花~)。他跟我们说节目快上线了,52周,讲52个人,外国的死人(这话也是没谁了,有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直率啊;至于为什么讲外国已故的人物,原因记不清了,好像是说国内的人物已经有很多资源可参考,但国外的人物,很多人还不怎么熟悉,更适合来聊一聊)。

*后来有个朋友跟我说,是因为不会被黑被删被骂,没人会去找他→_→好像是这么说来着……

(未完待续)

爱电影,爱音乐,用心感受,用心书写。

【电视剧大战“得九千岁者得天下”?“九千岁”是谁?】

提示:点击上方"新民晚报"↑免费订阅

最近,电视业界出现了一个新词——“九千岁”。所谓“九千岁”,其实就是由90后、00后组成的年轻观众。当前,电视剧大战格局已从过去的“得大妈者得天下”,一下变成了“得九千岁者得天下”,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喜是忧,近来业界议论纷纷。

01

“九千岁”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大多接触过网络游戏和网络小说,于是,迎合“九千岁”的观赏喜好,玄幻、仙幻、魔幻、虚幻等剧应运而生,风靡一时。

《古剑奇谭》《花千骨》《青云志》《九州天空城》《幻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接连问世,《择天记》《海上牧云记》《莽荒纪》等蓄势待发。

为了迎合“九千岁”,不少影视制作公司不惜出高价购买网络热门IP、并请网络关注度高、粉丝量庞大的“小鲜肉”明星来担纲主演。

但问题是,这种盲目迎合并没有出现收视、口碑齐飞的荧屏佳作,却导致欣赏品位走低、“小鲜肉”片酬飞涨、“倒模表演”“抠像合成”“替身演戏”等怪现象层出不穷。

近日,电视剧《手机》《人活一句话》的编剧宋方金因《卧底横店,带回一线实录》一文爆红网络,这篇涉及行业内“滥用替身”“天价片酬”等现象的文章,再次刷新外界对影视剧制作、表演的认知底线。

昨天,宋方金和同为职业编剧、写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的史航在思南读书会进行了一场名为《影视行业究竟怎么了》的对谈,炮轰行业乱象。

“小鲜肉”与“奶油小生”

宋方金把唐国强比喻成第一代“小鲜肉”,唐国强曾为了扭转“奶油小生”的形象,在镜头前吃过蛇。现在的“小鲜肉”只有颜值,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奶油小生”演技过硬,但现在的“小鲜肉”演戏基本靠抠像,史航说:“抠像剧等于人妖。”

联想到现实生活的审美危害,宋方金说:“抠像剧、玄幻剧,大IP剧,审美的简陋,粗制滥造,假冒伪劣,原来我觉得这种危害至少十年和二十年后显现出来,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组结婚照,这就是看玄幻剧看多了,看审美水平特别低的剧看多了,才会拍这样的结婚照。”

影视剧成“理财产品”

老戏骨也好,小鲜肉也好,其实都是粉丝经济中的一环。编剧兰晓龙曾说过,做商业可以追求利益的扩大化,但不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现在却是处处追求最大化,没有人把目光放到“赚第二次钱”的价值需求上。

史航透露,著名编剧高满堂接受采访公开说,现在跟张国立凑到一块一说起来就哭。中国一线编剧,电影编剧是500万左右一部,税后。可是,上周一个排名第一的小鲜肉演员开出的价格是1.8亿,制片方觉得太多了,还了1.3亿,这个“小鲜肉”没接,他低于1.8亿税后不接。制片方重新找了另外一个“小鲜肉”,这个排名前三,在1.5亿以上。后来这个制片方找了另外一个前八的小鲜肉,最后以税后7500万成交。

这个数据意味着1.85亿的要价实际上身价超过2亿。从上周开始,中国“小鲜肉”演员正式进入2亿时代。

中国目前没有六亿制作的任何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那就意味着,等于一个演员基本上拿走了一部戏一多半的制作费,且这不过是一个演员,两个人拿走接近3亿,怎么拍戏?为了节约成本,所以大家看到了抠图,《孤芳不自赏》主演和群众演员不在一个画面里。

“现在中国的影视剧都是理财类产品。”史航不由叹道

02

利益驱使格局变

荧屏突然出现“九千岁”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视频网站的快速崛起。

原先,电视剧主要由各大电视台购买,吸引广告投入的方式主要是收视率,而大妈们正是电视机前最忠实的观众,由此出现了所谓“得大妈者得天下”的现象,婆媳剧、苦情戏、家庭伦理剧等一度扎堆涌现就是证明。

然而,活跃在网络上的90后、00后根本不喜欢这类剧,而这些年轻人眼下正是广告投放的主力消费群,也是市场上最有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的目标人群。

随着视频网站的兴起和“一剧两星”政策对电视台购买电视剧能力的削弱,网络版权费高于电视台版权费的剧集屡见不鲜,如《如懿传》的网络版权就卖出了单集900万元,超过了两家一线卫视的总和。

这使得网络对电视剧更具有话语权,利益驱使让电视剧欣赏口味迅速年轻化,市场格局由此改变,婆媳剧、苦情戏、家庭伦理剧等大为降温,玄幻、仙幻、魔幻、虚幻剧迅速走红。

一剧两星

即一部电视剧最多只能同时在两家上星频道播出,该政策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03

不必跪舔“九千岁”

著名导演郑晓龙近日直言“玄幻剧”走不远:虚无题材的作品,离现实主义越来越远了。我们仔细想想就可以发现,以往在国际上得奖的片子都是非常现实主义的。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曾批评说,玄幻、仙幻、魔幻、虚幻等题材的电视剧被炒作得过热,很多仙侠魔幻剧反映出制作人文化储备不够,创作态度不严肃。他明确指出,现实题材剧应在播出中占主导地位。可见,此类题材电视剧存在着政策调控的风险。

电视剧需要满足年轻人的口味,但不能只是迎合,放弃引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电视剧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而去讨好特定人群并不明智,他们呼吁电视剧应有文化自信,不必跪舔“九千岁”。

近年来佳作频出的《琅琊榜》制片人侯鸿亮,在话及“九千岁”现象时提醒电视业,“不要让眼前的东西遮住了艺术的真实”。

(新民晚报记者俞亮鑫、徐翌晟/文新媒体部/编辑图片来源网络)

更多精彩新闻可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新民晚报移动客户端

史航影视作品相关文章:

影视作品里好听的公司名字
影视作品里好听的公司名字

菲林品牌极速游戏2018炫园创造视点广告好听的原因:影明广告公司的“永创”一词,从行业五行来看,广告公司的“备城”从事的工作,在广告公司中的“备城”从事者主要的职业别称...

史航名字寓意,史航名字的含义意思解释
史航名字寓意,史航名字的含义意思解释

史航,一个充满着文化和历史的名字。他的名字寓意着航行人生,展示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勇敢,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和热爱。他的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识,更是他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