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雨这个名字怎么样
【有人认为张灵甫言过其实,究竟有没有道理,他算名将不?】
一说到言过其实,其实很多人就会想到马谡的失街亭,诸葛亮毕生都很信任马谡,甚至将他当作接班人来培养,但刘备却一眼能看出其中端倪,后来的事实证明,诸葛亮果然是看错了人,言过其实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他实际的水平比不上他名气,正所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大概马谡就是属于类似的情况。
实际上这样的人还有不少,比如抗战时期被我军击毙的阿部规秀,一度号称是日本山地战专家,事实上根据战略布局来看,阿部规秀谈不上有多高明,尤其是将他的指挥部放在十分明显的高地上,更是一种低劣的做法,阿部规秀之所以名气较大,主要是因为当时中日双方宣传的结果。
还有一个人,也是被怀疑言过其实的对象,而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张灵甫,早年间一部《红日》使得我们都很熟悉这位国民党的悍将,要说起来张灵甫的身上标注的是抗日名将,但是在整个抗战期间,张灵甫似乎并没有什么亮眼的战绩,从他后来被解放军包围在孟良崮全歼以后,也没有表现出彩的地方。
张灵甫是否也是言过其实呢,实际不然,一个能被授予整编七十四师师长的人,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是一只弱鸡,要知道整编七十四师在当时可是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的王牌之一,实际上张灵甫之所以抗战时期战绩不显,主要是吃了资历比较浅的亏了。
张灵甫是黄埔四期出身,因为身上有这块牌子,所以一开始张灵甫还是比较吃香的,老蒋对黄埔系的将领一直都很重用,因此在毕业以后,张灵甫直接被选入胡宗南的第一师中,并在1933年任第一师团长,实际上张灵甫一生最风光的时候就是在此时,但很快杀妻案一下子让他跌落谷底,被关入监狱中,等到出来的时候,抗战已经爆发了,由于上司王耀武的求情,张灵甫到了74军麾下任上校候补官。
这时候张灵甫的进步就有些慢了,要知道在抗战时期,张灵甫曾多次参加国民党与日军大规模的正面会战,只可惜正面会战初期大多数都败北,张灵甫本人还在作战中负伤,但是由于其凶悍的作战风格,尤其是敢于顶着日军的炮火猛烈冲击,万家岭大捷中,曾拼死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张鼓峰高地,为围歼日军106师团立下赫赫战功。
解放战争时期,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仍然是精锐中的精锐,全师3万多人,1946年淮阴之战,张灵甫指挥大军在解放军援军到来之前,攻下淮阴,甚至在涟水战役中击败了王必成,孟良崮战役中,为了歼灭74师,当时解放军集中了9个纵队,其中有5支纵队是用来围攻张灵甫的,总兵力是张灵甫的9倍还多。
【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下张灵甫将军】
先前对张灵甫将军的印象,是高中历史课本所描述的孟良涸战役。在此次战役中,我军全歼整编74师,并击毙张灵甫。对他的印象,他是人民的死敌,是罪该万死之人。可近来通过查阅一些资料,我才对张将军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我没有想到他在抗日战争竟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日军又恨又怕的对手。曰军数度欲置74军和张灵甫于死地而未果,这支抗日铁军后来竟被同胞消灭,这不是一个悲剧性的事件吗?假如张将军能够在战场中审时度势,象某些国民党将领一样投入共军的怀抱,其命运会大为迥异的。但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这样容易缴械。战死战场,或许对他而言,是个最好的结局。从我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的观点来看,张灵甫将军是一位值得现代人大书特书的民族英雄。张灵甫热血书生,投笔从戎,历经磨练,终成抗日先锋,一代名将。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中国人不畏强敌,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他忠于革命忠于党,以生命实践了他在黄埔军校许下的诺言。自将军殉国后至今已有61年,由于党派意识浓厚的官方宣传,张灵甫一直被描写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主流意识形态对于其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尤其是孟良崮一战中的失败大书特书,对其抗战和解放战争初期的胜利则避而不提。这不是历史事实,这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这是对一位抗日英雄的羞辱和玷污!不论张灵甫在海内两个党派的战争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仅凭他在抗日战争中的杰出表现,他就值得所有热爱中国的中国人所崇敬,所缅怀。
可喜的是,在2005年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活动中,74军和张灵甫将军在抗战中的史料被海内历史学界和媒体多次提到,原有的宣传方式也引起了广泛的反思。国人至此方知,原来张灵甫也曾是抗日英雄,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也应该有他的名字。随着国人的逐渐苏醒,愚民教育下张灵甫的反面形象会徐徐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张灵甫,这个伟大的名字必将彪炳史册,光照千秋!
张灵雨这个名字怎么样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