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历史成就
洛阳是国务院首批颂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洛阳地处河南西部,横跨黄河
中游两岸,有近5000年历史,现辖1市6区8县,总面15,208平方公里,总人口607万,市
区面积544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30万。洛阳素称、“九朝古都”,据考证,行后有夏、东
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13个王朝在此设立国都,建都史长达1529年,是
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古都。在隋唐盛世,洛阳人口百万,成为世界上最
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洛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深厚的古文化底蕴。以“河图洛书”代表的河
洛文化被奉为“人根之祖”、“人文之祖”。东周礼乐成为古代社会的重要典章制度。道
学创始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理学光大于此。地动仪、浑天仪、候风仪在此发明。《汉书
》在此修成,魏晋文学在此兴盛,我国古代科技、教育、文学、历史、哲学、等许多重大
成就,都是在洛阳取得的。作为长期辉煌鼎盛的古盛的古都和经济、文化中心,历史给洛
阳留下了都城遗址、寺庙、石窟、墓葬碑碣等丰厚灿烂的文化遗产。境内现有国家级文物
保护单位7处,省级53处,市县级650处。沿洛河排列的夏、商、周、汉魏、隋唐五大都城
遗址举世罕见,被誉为“五都荟洛”。
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
,有“释源”、“祖庭”之称。邙山遗存着东周以来诸朝皇陵形成的中国最大的古墓葬群
,已出土珍贵文物40余万件,建有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也使洛
阳成为海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热点地区。
伊洛盆地风光旖旎,名山环抱,自然景观多姿多彩。北有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及小
浪底水库旅游区,南有五岳之一的嵩山和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花果山,造化神奇的鸡冠
山溶洞被誉为北国第一溶洞。洛阳牡丹天生丽质、雍容华贵、名甲天下,已有1500年的栽
培史,现有500多个品种。每年谷雨前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花海
人潮,流光溢彩,万人空巷,蔚为壮观.1983年以来,市政府兴办的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
,以其独具的神韵和魅力,吸引了无数中外客商和游人。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历史文
化相映生辉,使旅游业成洛阳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洛阳历史上都出过什么名人】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五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帝王辈出。
以下历史名人,或生于洛阳,或葬于洛阳,或长期生活于洛阳,或功业创立于洛阳。
史前伏羲:人文始祖,洛阳是河洛文化中“河图”的出现地,“人根之祖”、“人文之祖”伏羲的祭祀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夏朝:
后羿:传说中射日的英雄,
杜康:造酒祖师,在洛阳造酒。
还有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夏桀。
商朝:
商汤:灭夏后称为武汤,是商王朝的建立者。
还有商初名臣:伊尹。
周朝:
周武王,周武王伐纣时,聚八百诸侯于孟津,周武王克商后,迁九鼎于洛邑。
周公: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
称周公。
营建洛阳邑,在洛阳制礼作乐。
伯夷叔齐:劝阻武王伐纣,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周平王: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史称周王朝为东周。
老子:道家的创始人。
所著《道德经》,亦称《老子五千文》,简称《老子》,是道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作。
孔子:鲁国人,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
苏秦:东周洛阳人,战国时期倡导合纵说的重要活动家。
传有头悬梁锥刺股发愤读书之故事。
致力于纵横之术,先后游说六国,劝其合力抗秦,形成合纵之势。
苏秦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
还有被历代商贾尊为鼻祖的白圭,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
秦朝:
吕不韦:秦国相国,史记中称他为秦始皇生父,著名政治家,主编《吕氏春秋》为秦的统一事业做出了贡献,封地有河南洛阳十万户。
西汉:
刘邦:刘邦称帝,定都洛阳三个月,置酒洛阳南宫,与群臣论所以取天下之道。
还有西汉名臣,贾谊、桑弘羊。
东汉:
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建立者。
建都洛阳。
25-57年在位。
班超:出使西域,对巩固我国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同时,东汉恢复对西域的统治,保卫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班固:投笔从戎修《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内容丰富的断代史。
蔡伦:造纸术的发明者,对世界文化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张衡: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在洛阳发明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还有东汉名将,马援、窦宪等,东汉文学家,许慎、蔡邕等。
三国:
魏武帝曹操:死后被追封为魏太祖。
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家。
曹植:三国时期魏国的杰出诗人。
曹操第三子,《洛神赋》是他赋中的名作。
曹丕:魏文帝,曹操长子。
司马懿: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为魏国重臣。
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
后,其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懿为宣帝。
卒于洛阳。
关羽:蜀汉名将,忠义的化身,封建社会被尊为武圣,与孔子齐名,首级葬于洛阳。
此外三国时在洛阳的名人还有袁绍、董卓、吕布、司马师、刘禅、邓艾、钟会、钟繇、稽康、阮籍、马钧等。
西晋南北朝:
司马炎:自立为帝,西晋的开国皇帝,建都洛阳。
左思:致使洛阳为之纸贵。
陈寿,楚著作郎,终御史治书,在洛阳撰《三国志》。
祖逖:闻鸡起舞,志向宏远。
刘琨:西晋诗人,军事家。
还有西晋名将杜预,注《九章算术》的著名数学家刘徽,另外还有裴秀、石崇、绿珠、潘岳、桓温等。
拓跋宏:北魏孝文帝,是北魏一位杰出的皇帝,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为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出现了历史上的北魏盛期。
还有檀道济、高欢、兰陵王高长恭等。
隋朝:
隋炀帝:隋代第二位皇帝,营建东都洛阳,开掘运河,修筑长城,开辟驰道。
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还有隋朝名将韩擒虎、贺若弼等。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唐朝的著名千古一帝,文治武功难有比者,定东都洛阳一战是其一生最光彩的一幕。
称帝后三次来到洛阳,共两年时间。
长孙皇后:洛阳人,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
李世民升储登极以后,被立为皇后。
长孙无忌:字机辅,洛阳人,文德皇后之兄。
好学,有筹略,佐太宗定天下,以功第一,封齐国公。
玄奘:通称为唐僧,古今以来,翻译经典最多的,舍唐僧之外其谁焉。
武则天:自立为则天皇帝,国号为周,在洛阳称帝,史称“武周”。
狄仁杰:唐代名臣,不畏权贵,正直无私。
民间有广为流传的狄仁杰破案(狄公案》一书。
在西方可谓家喻户晓。
上官婉儿:是武则天文笔上的得力助手。
唐玄宗李隆基:生于洛阳,玄宗在位年间,是唐代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
开元年间曾都洛近十年。
王维:唐诗人、画家。
字摩诘。
李白:曾三次到过洛阳,做了多首传世名作,并与杜甫在洛阳相会。
杜甫:盛唐大诗人,长期生活于洛阳,并以洛阳为家乡。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吴道子:中国唐代画家。
被尊为画圣。
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
张旭: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长期生活于洛阳。
颜真卿:创立书法上另一种的新风格,后宋代四大家的书法,皆受颜真卿笔法的影响,因此颜真卿算的上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一个承先启后的人物。
葬于洛阳。
郭子仪:唐代著名的军事家。
白居易: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影响极为广泛。
晚年隐居于洛阳。
葬于洛阳。
刘禹锡:洛阳人,中唐诗人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曾长期在洛阳任职。
李商隐:长期生活于洛阳。
杜牧,曾在洛阳任御史。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后人称白香山、白傅、白太傅。
其先太原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
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后隐居洛阳香山 ,并葬于此。
(香山,在龙门山对面)。
还有与洛阳有关的名人有张说、许远、元稹、孟郊、李贺、韦庄等。
五代:
朱温:朱温以梁为国号,都开封,以洛阳为西都。
李存勖:迁都洛阳,以洛阳为洛京。
李存勖以继唐而有天下,故国号唐,史称"后唐"。
另外还有石敬瑭,灭后唐。
建晋,建都洛阳。
宋代:
李煜:宋太祖封他为违命侯, 葬于洛阳。
赵匡胤:北宋开国皇帝。
庙号太祖。
洛阳人。
赵光义,宋第二代皇帝。
赵普:北宋名臣。
字则平。
洛阳人。
北宋名臣吕蒙正、富弼,洛阳人。
司马光:北宋名臣,史学家。
欧阳修,唐宋八大家,曾在洛阳任西京留守,作《洛阳牡丹记》与《新唐书》。
邵雍:北宋哲学家。
后居洛阳。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
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葬于洛阳市伊川县。
程颢 :北宋理学家、教育家。
洛阳伊川县人。
程颐:北宋理学家、教育家。
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
程颢弟。
还有很多历史名人未选入,比如三国时在洛阳的名人还有袁绍、吕布、司马师、刘禅、邓艾、钟会等 隋朝的王世充,独孤皇后,单雄信等,唐朝名相姚崇,宋璟,李德裕等以上都是与洛阳关系密切的名人,可以说北宋以前的名人包括秦始皇汉武帝等绝大多数都来过洛阳。
洛阳历史成就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