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养生易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历史时期,称为先秦时期。
先秦诸子在探讨自然规律及其生命奥秘的过程中,提出有关养生理论观点。这里仅就周易、道家、儒家、杂家等有代表性的学术思想作一简介:①周易养生理论
《周易》亦称《易经》,又简称《易》,“易”有变易、简易、不易三义。《周易》是阐述宇宙天地万物自然变化的理论。宇宙万物时刻在运动着、变化着,天体的运转,地壳的变迁,四时寒暑、昼夜晨昏的更替,无一例外,人也是如此。《易经》将这种变化称之为“变易”,这种变化无论在宇宙,还是人体生命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变化不息,循环不止。
《易经》着眼于宇宙天地,立足于人类自身,以求得在认识宇宙运动变化规律中探讨生命的奥秘,从而得知生与死的缘由和规律。《周易》在探讨宇宙、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机理之后,又提出人生的知变、应变、适变的原则,并以此作为人类生活、行为和养生、防病的规范。
②杂家养生理论
先秦杂家学派出现稍晚,约在战国时期,以《吕氏春秋》为代表,全书160篇,涉及养生的约50多篇,内容丰富。主要的养生观点有:“毕数之务,在乎去害”、“趋利避害,顺应自然”等。
③《管子》养生理论
《管子》的作者承袭了老子关于“道”是宇宙本原的思想,但他还明确提出了“道”即精气的观点。管子认为,“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主张存精以养生及虚其欲以存精。《管子》除了在起居有时、节制饮食、适应四时等方面提出看法外,特别强调精神乐观,认为“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保持乐观情绪,对于健康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④道家养生理论的诞生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
《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源于自然的规律,即道法自然才能够长寿。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道家倡导的“清静无为”、“返朴归真”、“贵柔”等主张,对养生学也有很大影响。
“形神兼养”,老子主张去物欲以养形,致虚静以养神。庄子认为:“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在养形方面,则主张以形达郁。
⑤儒家养生理论的诞生
儒家学派创始于春秋末期,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养生观,首先强调精神调摄。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人生存在着欲望是正常的,但能在社会许可的条件下实现欲望,不可过分,应遵循“礼”的原则。
同时,儒家养生思想强调重视身体护养和注意饮食卫生。
【易经中的心理养生思想(上)】易经就是《周易》,该书包罗万象,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查往彰来,探微显幽。
《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以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六爻揭示了自然与社会的普遍规律,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地影响,指导了传统中医,特别是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易经对心理养生有着深刻的认识,一些卦象反映了古代对于心理养生的深刻认识,即通过调节人的情绪、心理、意识等,达到精神的平衡和稳定,最终实现健康完美的身心状态。
我本人二十年来把现代心理学巨头的书籍几乎泛读了个遍,客观地讲,现代心理学、现代养生学都能在易经中找到活水源泉。都说弗洛伊德是心理科学的鼻祖,如果你读懂了易经,你会赞叹,原来易经早就包含精神分析内容了,而且综合了现代心理学界所有派别提出的原理,所以心理学的发源地应改为中国。易经的核心方法象、数、理就是综合分析了各种因素,然后做出最接近事实的判断,提出最管用的指导思路。
易经卦象中的心理养生总则包括顺应自然、保健预防、调摄精神、身心和谐四个方面。其中,身心和谐是心理养生的终极目的,保健预防和调摄精神是心理养生的手段,顺应自然则是心理养生的前提。只有顺应自然,才能使身体和心理朝着符合自然规律的正确方向发展,不致因“逆天而行”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保健预防实现身体的安全,调摄精神则实现心理的宽适,同时遵循两方面的养生法则,才能最终达到身心和谐的理想状态。
一、顺应自然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就是养生的最高智慧。《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即说明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天地自然的四时阴阳变化必然影响到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万物都不能违反自然规律,人的生活起居和养生活动也必须与四时季节相适应。顺其自然的心理养生原则,也就是顺从节气季节的变化,使人的精神面貌与大自然协调统一,在相应的季节有相应的精神状态。
《周易•丰卦•彖传下》云:“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这是讲太阳到了午时就要开始偏西,月亮圆了就要开始亏缺。天地间的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而人们必须要顺从日月盈亏等自然规律的变化。
《周易•乾卦•文言传》还进一步指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是说君子的德行,要符合天地的规律,要符合日月的光彩,要符合春、夏、秋、冬四季的时序,要与鬼神的吉凶相契合。在天意之前行事,天意不违反他;在天意之后行事,就顺应天理。古代养生学中的“三因制宜”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即是据此引申发展而成。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演变直接受到时令节气,地理环境,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等的影响,因此,在治病用药时,须灵活处理这些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制订出适合的治疗方法。
二、保健预防
《黄帝内经》明确地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说明了保健预防的重要性。心理养生可以调养已经出现的身心问题,但最好是在出现问题之前就做好预防,随时保持精神心理的健康。在精神心理状态出现恶化之前,及时调整自身的习惯和行为,做到未病先防,才能更好地进行心理养生。
保健预防,也可说是“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意思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就要开始预防,疾病发生之后及时诊断治疗,防止疾病的传变,防止疾病的恶化与复发等。“治未病”可减少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周易•艮卦》云:“艮其趾,无咎,利永贞。”意思是:注意保护脚趾,不会有灾祸,有利于长久吉利。脚趾只是四肢之末端,但是也要严加防范,因为伤到脚趾就会行动不便,还可能发展成严重的感染。这种防微杜渐的思想对于其后养生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如《周易•坤卦》初六爻辞云:“履霜,坚冰至。”意思是:脚下踩到了薄霜,结成坚实冰层的时令就快要到了,为了抵御寒冬,就要早做准备。这句爻辞说明,坏的事物是从微小之处起源的,为了防止恶化,要及时作出改变和调整。养生就是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预防病患,减轻病痛,延迟衰老,长命百岁。
三、调摄精神
精神的保养是养生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促进人体健康,恶劣的精神状态则易加速疾病的形成和发展。如履卦九二爻辞说:“履道坦坦”, 本义是小心行走在平坦宽广的大道上,后引申为要心胸宽大才能维护身心健康。中医中的“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过度的情绪会导致心理失衡,伤害到心、肝、脾、肺、肾等相应脏腑,从而影响健康。所以调摄精神是养生的首要要求。
四、身心和谐
《周易》体现了身心和谐的思想,即平衡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而健康强壮的身体反过来又促成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如豫卦,上卦震为雷,下卦坤为地,雷声震撼,欢欣喜悦,人心欢乐。意思是保持美好的心情有助于身体健康。其六五爻辞云:“贞疾,恒不死。”贞,正也;疾,病也。意思是说:占问疾病,会痊愈并长久不死。在总卦中的含义是,人们坚守正义,心情愉快,就能预防疾病,身体健康而不会暴亡早夭。《周易•豫卦•象传上》云:“恒不死,中未亡也。”其含义是,应该进行不断的运动锻炼,扶植体内的浩然正气,才能达到“总也不死”的效果。如《周易•乾卦•象传上》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机体中气十足,自然就可以抵御邪气的侵扰,健康而长久地活着。这种身心和谐的思想对后世的养生学很有启发。
《周易》对心理养生学的指导思想是极为丰富的,虽然产生于古代,其中蕴含的很多规律和道理仍然适用于现代社会。认真学习《周易》对现代人的心理养生具有实践价值和深远意义。现代人虽然拥有丰裕优厚的物质生活,但也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在快速的社会节奏和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常常力不从心、身心俱疲而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往往是在重大疾病之前身体发出的警告。为了改善这种亚健康状态,现代人往往重视饮食的补养、保健品的滋补、运动健身的习惯等而忽视精神心理的调养,而很多身体的疾病实际大部分是由精神因素所造成。因此,不良的精神心理状态恶化了生理上的感觉,生理上的不适又加重了精神心理的负担,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人们的健康状况日趋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重归古代先贤的指导,重视心理养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代人的养生困境。
《周易》中的心理养生思想,总结起来:
精神内守——保持安静平和的精神状态;
抑止邪念——除去心中的贪欲恶念;
身不妄为——保持思想行为的正当;
文化熏陶——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心神安定——实现良好的人际关系;
情绪疏导——学会宣泄和倾诉烦恼;
积极乐观——热爱生活与积极进取
易经博大精深,含义隽永,本人研习此中关于心理养生的学问不过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还望同道不吝指教。
周易养生易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