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得了苦日子过不了好日子
维持婚姻的最好方式是两个人彼此爱慕,能够同甘共苦、理解包容、相敬如宾。
有人说同甘容易,共苦恐怕就没那么简单,谁也不喜欢过苦日子。可偏偏好多夫妻,能在困难穷苦的日子中牵手走过,在富裕舒适的环境中,却各奔东西。
-1-
陈晓和刘伟是年轻时从同一小镇上来到城市的打工者。十几年前,两人高中毕业,陈晓违背了父母的意愿,追随刘伟来到塞外古城。两人以“你是风儿我是沙”的誓言,在这个陌生的天地开始打拼。
初来乍到,因为没有特殊的技能,两人卖过烧饼,摆过地摊,租住老旧的小屋。小屋里不通暖气,冬天要自己生炉火取暖。
生活最难的时候,一连三天只吃泡面充饥,晚上喝一袋牛奶就算是奢侈的享受了。
但那时刘伟懂得心疼陈晓,嘘寒问暖,有了牛奶要让陈晓先喝,饭桌上好吃的饭菜总要推到陈晓这边。陈晓也体谅刘伟的难处,从不对刘伟提任何要求。两人每天辛苦赚来的钱,除了必要的开销,就由陈晓存起来。
几年下来,两人有了小小的积蓄,就租房子开了一家服装店。刘伟头脑灵活,眼光读到,总能拿到抢手时髦的货源。陈晓待人热情真诚,嘴又甜,总能招来回头客。就这样,两个人的服装小店,生意越来越红火。
两年之后,他们有了自己的第二家服装店,专门经营品牌高档服饰。经营两个服装店,虽然很操心,但是收入也很可观。渐渐他们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车子,生活上也不用精打细算。
孩子出生以后,陈晓把大部分精力用来照顾孩子,两个服装店的生意基本由刘伟打理。
按道理,刘伟一家三口该幸福甜蜜地生活下去。可几年之后,却听到陈晓和刘伟离婚的消息。原因是,陈晓抱怨丈夫刘伟不关心她和孩子,刘伟说自己忙着打理生意,陈晓无理取闹。两人经常为此争吵,吵得陈晓变成了怨妇,刘伟不愿意回家,生出他心。最终把一个家庭吵散了。
-2-
大鹏和小芳都曾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大鹏是镇上的初中老师,说话教条耿直,有一个上大学的儿子。小芳是某单位普通职工,性格倔强,有一个读小学的女儿。
经他人介绍,大鹏和小芳认识并重组了一个儿女双全的家庭。也许是同病相怜,也许是孤寂的心灵终于找到了倾诉的对象,起初大鹏和小芳谈话很投机。他们能欣赏彼此的好,也能包容对方身上的不足之处,因为“完全称心如意的人”是可遇不可求的。
小芳对大鹏的无房无车状况也能坦然接受。二人婚后就住在小芳名下的一处旧房里。
最难得的是,大鹏和小芳把对方的孩子都能视如己出,让孩子感受到完整家庭的温暖。
为尽快购得两人共同的房子,作为工薪阶层,大鹏和小芳勤俭持家,二人的工资卡都由小芳保管。当存款上的数目够交当地住房的首付时,大鹏和小芳便按揭贷款买下一套属于他们二人的房子。
好事情接踵而来,大鹏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很快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小芳原来的旧房子,因棚户区改造, 得到一笔数目不小的拆迁费。
可自从有了这笔拆迁费,大鹏和小芳的生活就不再平静。小芳的亲戚总有各种理由上门借钱,大鹏不善做家务,待客倒是很热情。本来爱喝酒的大鹏,在陪伴客人的同时,自己也醉态频频,再加上他老学究般的言语,让小芳觉得很难堪。
时间久了,小芳的亲戚们得出一个结论:大鹏没有别的本事,就喜欢喝酒,好吃懒做。
还有看不惯大鹏的人,说大鹏对小芳好,是为了贪图小芳手里的钱。
时间久了,小芳对大鹏的态度也受到影响,在家说话办事变得强势,经常指责大鹏贪杯出丑或误事。大鹏争辩,慢慢演化成争吵。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两人负气提出离婚。生性耿直的大鹏,一句“离就离,我堂堂人民教师还怕离婚不成”,将两个人的婚姻彻底画上了句号。
-3-
对于如上的婚姻破裂,我觉得很是可惜。既然苦日子都熬过了,那婚姻为什么经不起好日子的检验?
也许两个人忘记了在一起的初心。起初只是希望能和对方相依相伴,到后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誓言,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希望对方一如既往地关心爱护自己,想要找回最初的仪式感和被尊重感。
时位之移人也。时间和身份的改变,使人的思想和追求也在改变。
受他人影响,思想情绪出现波澜。其实婚姻如鞋子,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争吵是婚姻生活中的大忌。不断的争吵,会无限放大对方的不足之处,甚至出口伤人。
其实“清官难断家务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个人没必要在家庭琐事上一争高下,试图说服对方。
家是讲爱的地方,用真心真情去关爱对方,多些理解,少些抱怨,生活就会酿出甜蜜,绽出花香。
每个人都在苦苦追求幸福,其实幸福就在身边。不论穷苦,还是富贵,有人牵挂,就是幸福!
婚姻生活中,柴米油盐是根本,平平淡淡才是真!如若满足,便是美好!
【形容两个人只能过苦日子,不能过好日子的成语 ?】形容两个人只能过苦日子,不能过好日子的成语------
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过得了苦日子过不了好日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