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各地区名字
【四川南充市各区县名称】
南充市现辖3个市辖区,分别是: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5个县,分别是西充县、南部县、蓬安县、营山县、仪陇县;代管阆中市阆中市。
一、3个区
1、顺庆区
四川省南充市辖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南宋置顺庆府,1993年南充地改市,设县级区为顺庆区,2014年,顺庆区幅员面积555.5平方公里,其中市中区建成面积达55平方公里,顺庆区辖18个乡镇,11个城区街道办事处,户籍总人口64万,常住人口85.5万。
2、高坪区
四川省南充市辖区,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境南部,城区东部,汉置安汉县,隋设南充县,1993年由南充县改为市辖区,2013年全区面积806平方公里,人口60万,辖7个街道、12个镇、13个乡。
高坪自古即以果州著称,素有川北“鱼米之乡”、“丝绸之乡”、“柑桔之乡”的美誉。
3、嘉陵区
位于嘉陵江西岸,嘉陵区是国务院1993年9月批准成立的县级行政区。
北靠顺庆区,南邻武胜县,西接西充县、蓬溪县,东连高坪区,并与成都、重庆形成一个两小时经济发展圈。
嘉陵区管辖6个街道、22个镇、18个乡,幅员面积1278平方公里;2013年,总人口70.48万人。
二、5个县
1、营山县
南充的东大门和交通次枢纽,自唐以来已有1400余年置县历史,全县总面积1635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办,53个乡镇。
2016年,全县总人口93.3万,县城常住人口23.8万,***驻地绥安街道。
2、西充县
东邻顺庆区,管辖15个镇、29个乡,县城北距南充市区直线距离25公里,是南充的生态后花园和卫星城。
西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浅丘地貌,年平均气温16.9℃,年降雨量980.8毫米,平均海拔361.2米,无霜期300天以上,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3、南部县
四川省南充市市辖县,全县幅员面积2235平方公里,耕地91万亩;辖71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111个行政村级单位,其中村委会1041个,社区70个,总人口132万(2012年数据)。
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万。
4、蓬安县
地处嘉陵江中游,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蓬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区位独特,交通便捷距成都230公里、重庆200公里,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南充市下辖县,公元1371年,并入蓬州,公元1913年蓬州更名“蓬安”,总人口73万,辖39个乡镇。
5、仪陇县
隶属四川省南充市,位于四川省南充市东北部,南朝置县,101、203省道,S2成巴高速公路、巴广渝高速公路和阆仪营高速公路贯穿仪陇县县境。
仪陇县是农业经济县,盛产小麦、油菜、水稻、棉花、红苕,特产酱瓜(主要外销)、黄酒、兔肉远销省内外。
三、一个市
阆中,古称保宁,是四川省南充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位于嘉陵江中游,秦巴山南麓,山围四面,水绕三方。
2000多年来,为巴蜀要冲,军事重镇,有“阆苑仙境”、“阆中天下稀”之美誉。
阆中市幅员面积1878平方公里,辖21个乡、2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859192人(2016年)。
是中国生态建设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千年古县、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扩展资料:
行政区域变化
夏时期,为“有果氏”之国
西汉时期,析阆中县置安汉(今南充)、充国县。
新莽时更安汉县为安新县。
东汉时期,境内置巴郡,辖安汉(郡治)、阆中、西充国(充国更名)、南充国县(析充国县置)。
建安六年改巴郡为巴西郡,郡治迁阆中,隶属未变。
三国西晋时期,三国蜀汉、西晋、成汉时,郡县依旧。
东晋时期,阆中为北巴西郡郡治,辖西充国(郡治)、南充国、安汉、羔羊县(今仪陇境)。
南北朝时期,郡县迁今绵阳市境内侨置,辖阆中(郡治)、安汉、西国(西充国改)、南国(南充国改)、羔羊县。
南朝齐时,郡县建置依旧。
南充安汉阁朱德故居唐代,隶山南西道,境内置3州,辖阆州(阆中郡)阆中(阆内改,州郡治)、思恭(今阆中境)等19县。
五代时期,五代时,州县设置未变。
后唐于阆州置保宁军,于果州置永宁军。
北宋时期,境内置3州,辖隶成都府路的果州南充(州治)、西充、相如等13县。
南宋时期,境内置1府,辖隶潼川府路的顺庆府南充(府治)、西充、流溪县及隶利州路的阆州阆中(州治)南部、新井、奉国、新政、西水县和蓬州蓬池(州治)、仪陇、营山、伏虞、良山、相如县等2州15县。
明时期,明代隶四川布政使司,境内置2府,辖顺庆府南充、西充县和蓬州、营山、仪陇县,保宁府阆中(府治)、南部等1州6县。
民国时期,隶四川省,境内置嘉陵道,辖南充(道治)、阆中、南部、西充、营山、仪陇、蓬安(蓬州改)等7县。
民国24年,境内置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辖南充(区治)、蓬安、营山、仪陇、西充、南部等6县。
阆中隶第十四行政督察区。
建国后,隶川北行署区,境内辖南充市(区治,区直辖)、南充、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等1市6县;属南充专区(治今岳池县九龙镇)。
1952年,撤川北行署区,隶四川省,南充专区治迁南充,辖县未变,南充市改属南充专区。
1993年7月撤南充地区、南充市及南充县,设立南充市(地级),辖顺庆(市治)、高坪、嘉陵3区及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5县,阆中市由四川省直辖,南充市代管。
参考资料:南充市***网-行政区划
【四川分别指的哪四个“川”,现在为什么只剩了两个?】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都说"少不入川,老不出川",说的是年轻人要奋斗,不要去四川这种安逸的地方,丢了奋斗之心,年龄大的人,就不要再离开四川了,这里很适合养老。
身为四川人,这个观点,其实我并不认同,谁说四川人就不努力拼博了,我们拼起来,不比北上广深的人差。
四川成都现在已经成了新的移民城市,许多外地朋友都梦想到成都定居,在这里吃着火锅、撸着熊猫,不甚惬意。
既然这么多人想到四川来,那四川这个名字又是从何而来呢?在西瓜视频创作人【三维地图看世界】的视频里正好讲过关于四川名字的由来。
这一切,还得从唐太宗时期说起,当时,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除了原来的郡县制,将全国改为十道,这个道和今天的省在行政等级上是相同的。
将原来的蜀地益州改名为剑南道,剑南道范围很广,包括了今天的四川大部、云南澜沧江、哀牢山以东及贵州省北端、甘肃省文县一带,还设置了剑南节度使。
安史之乱后,乾元元年(758年),又将剑南道分为剑南西川道、剑南东川道,简称“两川地区”。
那时四川还不叫做四川,四川这个名字起源于北宋时期。
北宋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将天下分为十五路,四川地区当时分为西川路和峡西路,因此也称为川峡地区,这时的峡就是指三峡,今天的重庆地区。
北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西川路改为益州路,治所在今天的成都,利州路治所为今天的广元,峡西路分为梓州路(今三台)和夔州路(今重庆奉节),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
至此,四川这个名字第一次在历史上出现了。
然而从北宋到今,四川管辖地区,一直在发生着变化。
在当时只能称为四川四路地区,还不能叫四川省,直到元朝时期,才形成了四川省这个概念。
根据《元史.百官志》记载,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国初,其地总于陕西。至元十八年,以陕西行中书分省四川。二十三年,始置四川行省。署成都,统有九路五府。
至此,四川省的雏形便出现了,当时的四川省范围包括今天的四川中东部地区、重庆大部分地区、甘肃南部、陕西南部,范围非常广,但并不包括今天的川西地区。
到了明朝时期,四川改名为“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到了清朝时,因为改土归流,川西地区的少数民族被划入四川,包括现在的川西高原、甘孜州西部的巴塘和理塘,因此,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四川,管辖面积达到57万平方千米,是今天的1.17倍。
尽管各个时期,四川的辖区都有所变化,但直到建国后最后一次辖区调整后,四川便成了今天的样子,当初得名的夔州路,归属于今天的重庆市,利州路所包含的兴元府,即今天的汉中地区归属于陕西省。
汉中地区因汉水而得名,历史上此地是中原地区进入巴蜀的交通要道,可谓是“一人挥戟,万夫不得进”,历来割据巴蜀的政权都必须控制汉中地区,蒙古人为了加强对巴蜀地区的统治,便将汉中地区划归陕西省,失去汉中,蜀地等于失去了北部屏障,也就降低了四川割据自立的风险,但当时并不包含略阳地区,略阳是在明清时期陆续被划入陕西省的。
所以至今,汉中地区和四川广元地区的生活方式、语言仍极为相似,因为历史上本就是一家嘛。
自此四川变为三川,而另一川又是如何归属于重庆的呢?在元朝做了行省制规划后,四川的管辖区大体上变化不大,但由于面积辽阔,作为省会的成都,很难兼顾全省,于是川东地区的重庆便形成了另一座以自己为中心的城市圈。
长江经重庆而过,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繁荣,水道运输高速发展,重庆成了四川与江南的交通枢纽,云南等地的货物也要先集中到重庆,再由重庆运往江南,因此重庆借长江天然水道的优势,逐渐发展成商贾云集,百物萃聚的人口大都市,与成都不相上下。
要想富先修路,重庆有了水运优势后,自然也受到外国人的重视,在1875年签订的《中英烟台条约》中就约定,将重庆作为通商口岸开放。
繁荣的运输带动了金融业的发展,1892年,巴县知县耿和丰宣布:“重庆市场交易均需使用统一的新票银”,并逐渐推广到四川全境,自此四川的金融中心开始向重庆转移,四川大部分票号都将钱庄集中开在了重庆,后来四川银行部行也建立的重庆。
商业、金融业发达后,工业也迅速起飞,重庆的地位一跃在成都之上,尽管如此,重庆毕竟处于内陆地区,与沿海城市还是有着区别,然而抗战的爆发再一次为重庆带来了机会。
国民政府自知无力保住东南各省,便将四川作为大后方,建立革命根据地,同时将沿海工厂集体内迁以保存实力,当时重庆作为国民政府的陪都,得到了优先照顾,1940年前迁入四川的260家工矿企业中,有243家都迁入了重庆。
随着重工企业的内迁,大批资本家、技术分子、知识分子等也都涌入重庆,使得重庆的工业水平呈现出跳跃式发展,由原来的区域经济中心变成了全国的翘楚。
四川各地区名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