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表现?
【社恐都有些什么表现?】
“社交恐惧又叫社交焦虑障碍,是精神疾病的一种,现代人因为压力变大,很多人都会面对一些社交焦虑障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李一花说,“社交恐惧”一词很流行,很多年轻人也是抱着玩梗自嘲的心态谈论“社恐”,社交恐惧并没有像其他精神疾病一样被公众重视,“我们应该更多地从病理上关注社交恐惧患者。”
社恐的人所具有的表现
过度在意别人的眼光,害怕与陌生人接触
害怕公共场合讲话,特别容易紧张。
习惯性低头、驼背,不敢直视别人。
小时候很乖很懂事,共情能力太强
讨好型人格,过度在意别人的意愿,怕得罪人。
习惯性否定自己,宁愿相信别人也不相信自己。
风险承受能力低,总害怕自己做错事说错话。
极度敏感,对于别人的一言一行都容易想太多,内心戏超多。
没主见,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没有自己的想法。
人民日报曾经评论‖社交恐惧症‖社恐‖现代生活症:
《请问你也来自“社恐星”吗》
“别人的热情对我来说就是负担”。“社恐星”人仿佛无法承担更多的目光与注视,只要不跟人类打交道,一切都很舒适。日常生活中人们提到的“社恐”,与其说是种“病态”,不如说更像是一种观念、一种认同。年轻人假“疾病”之名,回避老一套的社交原则,从而拒绝所谓的“无聊社交”。
有调查显示,八成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轻微“社恐”;以社恐为关键词在社交平台检索,相关话题达上百个之多,话题总阅读量突破亿次
大多数青年的朋友圈中也流传着一些关于社交恐惧症的文案,例如:
我不是社恐我只是对人过敏。
社恐+面瘫+耳聋+近视=高冷=我
比起陌生人,半生不熟的人最可怕。
社恐的人就连下车,都在心里提前演戏几百遍,没勇气喊师傅停车,当同一个地方有其他人喊下车时,都会暗自窃喜。
我总结了常见的社交恐惧症
1对视恐惧症
对视时紧张害怕,看人时,脑子里总是想着那个人的眼神,即使对视,也是勉勉强强,一扫而过,没有办法长时间对视。
2表情恐惧症
总是感觉自己的表情不对害怕别人误会,思想负担比较大,心里压力大。
3赤面恐惧症
又叫红脸恐惧症,指在人前容易脸红。患者在发生情绪变化时,容县出现面部脸红甚至全身发红。多由于面部暂时性血管扩张导致。往往同当事人的敏感的性格习惯有关。
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不肯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那么如何克服社恐呢
我给总结了几条小建议
1正视直视别人的眼睛
当你和别人讲话时,如果眼神飘忽躲闪,会显得非常心虚,所以,性格软的人要敢于直视别人的眼睛,目光如炬,眼神温柔而坚定,才会看起来自信坦荡。
2说话要坚定一点
不管你在什么场合说话都要控制好语速和语调,语气过硬不行,过于温柔也不行,不要低声细语。不要脸红害羞,只要开口,每个字必须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3不要在外人面前展现你的不安全感
说话小声,语气重复,站立或者入座时频繁。换姿肢体动作僵硬,表情僵硬,眼神飘忽不定,这些都会透露出你的紧张和不自信。
从现在开始你应该说话语速平缓,声音洪亮,一气呵成,走哭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入座时找到一个最舒服的姿势并保持他直到你想变换时再换你要经常这样做,多多练习,知道他们都成为你的习惯为止。
4不要自我内耗
少胡思乱想,有精力的话就去行动起来做事,去行动,去阅读。一切不公平,都是因为你的实力不够强大,如果你对现状不满,就再强大一些。
5敢于维护自己的底线
人与人的关系,是互相博弈的过程。人都是试探着去欺负另一个人,在遭受不公平的待遇时,要敢于及时反击,如果处处为人为善,心肠过软,就会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6学会拒绝
就是找各种的托辞,现在没空,有其他事情……语气要坚决精炼,不要支支吾吾,搞的不帮他是你的错一样。
最重要的一点是拒绝别人的时候,不要看对方的反应,二是遵循价值交换原则,有人请你帮忙,那么你也请他帮忙。
比如:“帮我搬个东西吧好的,我杯子空了,你去帮我满一下”如果他同意了,帮一下也是可以的,如果拒绝了,那么你拒绝他也有充分的理由。
7停止与别人比较
生活中,很多无意义的烦恼都来源于比较,只会耗费自己的精力,让自己陷入比较的怪圈,继而变得自卑且怪癖。人各有各的活法,没有什么好比较的,不要羡慕别人拥有的,放大自己没有的
8不要刻意迎合他人
其实就算自己不善于交际,我们也不需要刻意的改变自己去迎合他人。
因为一般情况下,你迎合别人换来的不会是尊重,只会是尊严的践踏和被取消的对
9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很酷又很舒适的事情,你不必束手束脚,请勇敢表达自己。
其实哪怕我们被拒绝了也没关系,因为我们已经敢于迈出这一步了,至少勇敢了一次,也不是无功而返。
最后结尾借用何炅王老师的一段话:
如果你的性格是内向的,或者是孤独的,但是因为你工作的关系,需要你变成另外一个更加积极的,或者是更加活泼的自己。
我觉得你不要伤感,也不要难过,也不要觉得自己好辛苦。你要为自己骄傲。我们自己面对自己的时候,可以做自己任何想做的人,但当我们进入到另一个外部环境,进入到社会的时候,当我们需要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甚至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说明我们被需要。
我觉得被需要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只要不丢了自己,只要别忘了自己本来是什么样子。
【内心成熟有什么表现?】
曾经看过一个短片,是挪威公益组织于2015年推出的,以未出生的女婴视角向爸爸讲述她未来会遭遇的语言暴力。
?
片尾说道:
每个行为都会引起一连串后果,所以请在这串后果开始前就出手阻止。
别让我哥哥叫别人荡妇,因为她们不是荡妇。
但其他的小男生可能真的以为她们是。
不要容忍奇怪的男人或者朋友开的冒犯玩笑。
因为每个玩笑背后都藏有真实。
?
很多人会表示疑问,我们真的需要如此严肃地对待玩笑吗?
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内心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有些玩笑开不得。
1
看过一本书叫做《轰然作响的记忆》,里面提到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的时候,身边总有那么几个招人讨厌的家伙。
他们自己不见得有多么出色,甚至是缺斤短两、漏洞百出,却偏偏喜欢挖苦嘲笑别人。
不是这个人肉太胖,就是那个人骨头太瘦,就好像天底下只有他才长着一副无可挑剔人见人爱的瘦肉胖骨头。
我突然回忆起了初中的事情,当时班级里有个女生W因为生病打激素药,导致身材有一段时间的发胖。
?
于是在她胖了的那段时间内,不停地被同学排挤。
有人经过她的旁边,故意大声嚷嚷“死肥婆”;
有人不小心碰了她一下,W不计较,反而碰她的人大吼着:“我要拿消毒液洗手。”
全班订制班服的时候,更有甚者大叫:“W穿不下。”
?
忍无可忍的W最后向老师汇报,但老师也只会小事化了。
?
最后W被同学们疏远了,原因也实在是可笑:
不是吧,你这么开不起玩笑,以后谁还敢跟你玩啊。
?
药效期过了之后,W自然而然地瘦下来了。
?
但从此以后整个人性情大变,不再像以前那样开朗,甚至变得有些内向。
你不经意间取笑一个女孩子长得胖,也许,她会自卑很长一段岁月,哪怕度过了女大十八变,亭亭玉立之后,仍然会为自己的相貌时常忧虑。
因为语言,是能够伤到心里的。
?
2
奥美曾经推出过一则公益广告,将“废物”,“是人就比你强”,以及“你怎么不去死”这些语句做成模具,可拼凑成枪、刀和斧头的形态。
通过创意的方式,将无形的伤害化成了更易感知的武器。
?
如果连作为沟通的语言都演变成了一种无形的利器,那么这种无形的伤害该如何痊愈?
?
前几天下班坐公交车时,看到这样的一幕。
一位老奶奶接她的孙子放学,闷热的车厢里小孩子望着外面的巨大广告牌,指着说:“奶奶,我想等下吃个冰淇淋。”
老奶奶貌似心情不大好,没有应答。
小孩子轻轻摇了下他奶奶的手,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结果老奶奶一脸埋怨:“你除了花钱还会干嘛?就知道吃吃吃!猪吧你。”
周边的乘客包括我,都被她的语言吓了一跳,心想怎么会对这么小的孩子说这样的话。
旁边的乘客阿姨轻声说:“就一个冰淇淋而已啊,小孩子爱吃很正常,我家的小孩吃的更多的。”
老奶奶脸上讪讪的,说:“我就是开个玩笑。”
?
我看见小孩子眼睛里含着眼泪,大气都不敢出。
?
毕淑敏有篇文章《家问》,里面写道:
“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他们在家中最先看到并习惯的待人处世经验,是破碎流离和粗暴残酷。
他们是那样幼小,缺乏分辨的能力,以为这就是人世间的模型,当他们走进社会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以不良家庭模式对待他人,将紊乱和不协调传染到更远的范畴。”
别让小孩子从小就在不良的语言氛围中长大,大人怎么对待孩子的,长大后孩子就会怎么对待这个社会。
3
我们身边的很多成年人,看似已经成年,但语言能力却一直停留在初级水平。
而长期遭受语言暴力的人,可能会受到以下三种影响。
一、极度自卑
觉得所有人都讨厌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不对的。
无法自我接纳,感觉所有人对自己都抱有恶意。
二、社交恐惧
害怕人群,仿佛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自己。
一旦关系稍微亲密,便害怕他人对自己不满意,于是干脆不参与社交。
三、情感表达障碍
不能自如、自然地向别人表达爱意、赞美、愤怒。
很多表达方式会受到语言暴力者的影响,不知不觉地变得与其雷同。曾经看过一个记录片,采访了二十几位整容的女子。
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女子本身资质并不差。
当主持人询问她们为何想要整容的时候,有一个回答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在青春期时遭受过他人无端的侮辱性玩笑话,导致现在依旧无法克服心理障碍。
只有当镜子里出现了不一样的脸时,我想那才是新生活的开始。
有很多人都知道行为暴力会给人带来非常重的创伤,但语言暴力的威力其实并不比行为暴力更小。
没有人想要成为语言暴力的受害者,同样地,也请控制住自己,别成为施暴者,做一个内心成熟的人。
不要对任何人使用语言暴力,即使你手捧鲜花。
你的问题?这里有答案?微信公众号【精读君】
有什么表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