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带领士兵

三堂网 > | 发布时间:2023-06-14T18:48:06 更新时间:2025-01-24T16:32:07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说的是哪个将军?最后胜利了吗?】

中华民族有传统的美德,忠孝二字被推崇在第一位。尤其是在古代,作为帝王对臣子的忠是格外看重的。特别是对那些统领千军万马的武将,如果不听帝王的召唤,发生叛乱,推翻朝廷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古代也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是出自孙子兵法里面的,当时孙武收到吴王的邀请来训练300名宫女,其中包括吴王的两个王妃,但是这两个王菲并不听话,所以孙武就当机立断将她们给斩了,并在吴王面前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说的是将军要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处置,而不必轻视君王的意思。不过真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将军并不是孙武,因为他就在无网的面前,而这个不必请示的前提是最帝王的绝对忠诚,如果不受帝王管控任意形式的话,那就是反叛朝廷和大逆不道了。最早被用作这句话的人是周亚夫,这也是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据说在汉文帝的时候,周亚夫作为一员大将,管理有很大的军营,有一天汉文帝去巡视军营的时候,在军营门外被士兵拦下,皇帝的侍从告诉军营的守将说皇帝到了,要到军营里视察一下。守卫军营的将士们说这里只听将军的命令,皇帝的命令他们无法接受。汉文帝听了这样的答复,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黄帝觉得周亚夫知行有方,纪律严明,这样的军队肯定能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周亚夫在接到皇帝到达营门口的休息后立刻迎出大营,用最高的礼节迎接汉文帝的视察,汉文帝非常满意。后来汉文帝命周亚夫对北部边疆匈奴进行抗击,周亚夫带领他的西柳军,把匈奴兵打得落花流水,收获了大片国土。这也说明汉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周亚夫是一个忠于君主的将军。其实古代之所以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一说,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古代交通通讯比较落后,特别是在边疆地区,有一些小的冲突和战事时,作为守护边疆的将军,要敢于承担责任,如果没有担当的话,把时间浪费在来回请示上,有可能把边疆的一个小的冲突演变成一个大的战役,以至于危害整个江山社稷。将来为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是时用比较有所作为的帝王,帝王对将军比较信任,将军带领士兵又非常忠诚,而对于那些昏溃的帝王则是不能接受的。例如在岳飞抗击金兵的时候,南宋皇帝赵构就用十二道金牌把岳飞给招了回去,皇帝的死心是怕岳飞打败金兵把他的哥哥和他父亲给接回来,他就失去了皇位。最终导致了灭亡。

将军带领士兵相关文章:

跟将军握手相片
跟将军握手相片

成功人士的手纹如果手相有成功人士的手纹,这个人的成功首先就具有一些定律。这种手纹的成功在他们的事业上特别的重要。如果说一个人成功人士的手纹与手掌一样,甚至还有很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