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有了恻隐之心

三堂网 > | 发布时间:2023-07-04T00:37:59 更新时间:2024-11-18T12:08:41

【父母教育我们学会做事前要先学会做人,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就要有恻隐之心,正如孟子中说的什么?】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解释:同情心,人人都应该有。出自春秋《孟子》的《告子章句上》。

原文: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译文:

孟子说:‘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资质.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

所以说:‘探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正是由于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天生资质的缘故。《诗经》说:‘上天生育了人类,万事万物都有法则。老百姓掌握了这些法则,就会崇高美好的品德。’孔子说:‘写这首诗的人真懂得道啊!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则;老百姓掌握了这些法则,所以崇尚美好的品德。’”

扩展资料: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

到底人性是如孟子的看法天生善良,还是如苟子的看法天生邪恶,或者如告子等人的看法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这是一个很难说得清的问题。即便是哲学思想进步发展到今天,对于这个古老的话题,学者们往往也莫衷一是,各执一端。所以,孟子的看法的确也只能代表一家之言。

【恻隐之心是仁,羞恶之心是义,恭敬之心是礼,是非之心是智】

荀子

荀子和孟子思想方面有很多相通之处。他们都认为人性是基础,孔子不谈人性,孟子和荀子为儒家把人性问题解决了。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性是向善的,就像水往下流一样,人是可以为善的。

孟子说,人有四种天性,叫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四种天性人皆有之。恻隐之心是仁,羞恶之心是义,恭敬之心是礼,是非之心是智。

仁义礼智是人的社会属性

人是社会性的,一个社会性的人一定会有仁义礼智这四种社会性,可以说是社会性的本能,是每个人都固有的,不是外部强加的,只不过我们平时没有注意罢了。

既然人性是向善的,怎么会有恶呢?孟子说,这是条件和环境造成的,虽然人性是向善的,但外部环境逼迫人去做坏事,他也会做。

孟子的人性向善理论,解决了仁义道德的人性基础,因为道德没有人性作基础是站不住脚的。

人为什么会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呢?这些"心"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由荀子回答了。

性伪有别

荀子把人性一分为二,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叫做性,一部分叫做伪。

荀子的伪不是伪装,不是虚伪的伪,是人为。"伪"这个字是一个人字加一个为字,人为的就叫做伪,天生的就叫做性。

性就是人的自然属性,是人作为动物也有的东西,叫做性。

伪是人的社会属性,就是人作为人才有的那些东西。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天生的、作为动物也有的、自然的属性是恶的。

人善是因为有后天的改造——伪,性伪有别。

荀子把世界上的存在物分成四个等级:

最低的一等叫水火,就是无机物;

高一等的叫草木,就是植物;

再高一等的叫动物,即禽兽;

最高一级是人。

荀子说:

水火的特点是有气而无生;

植物的特点是有生而无知,有生命而没有感知,没有心理;

禽兽的特点是有知而无义,动物有感知、有心理,没有道德;

人是有气、有生、有知、有义。有物质有气,有生命有生,有感知有知,有道德有义。他说只有人有物质,有生命,有感知,有道德,因此人是世界上最高贵的。

高贵在道德,如果道德不是人性的组成部分,那人就不是人了。

荀子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辩也。”

意思是人与动物的区别难道仅仅就是他双腿直立,身上不长毛吗?当然不是,人有道德。所以荀子观点是人性有恶。

因为人性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其中的社会性部分是善的——伪,自然性的部分是恶——性。

仁义礼乐,荀子孟子各讲一半。

孔子仁义礼乐都讲,孔子之后,孟子荀子各讲一半。

孟子着重讲仁义,荀子着重讲礼乐;孟子要为仁义找基础,主张人性向善,荀子要为礼乐找根据,提出人性有恶。

人性有恶就要礼乐。

荀子说:“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

人为什么要有礼乐,为什么要有道德,是因为人的自然属性,也就是动物属性是恶的,如果不用社会性去改造他,人就会变成动物。变成动物又怎么样呢?

荀子说,人要是变成动物就活不下去了,因为人的动物性的生存伦理是低于动物界的。人力不如牛,跑不若马,讲生存能力,人甚至赶不上蛇鼠,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结成一个群体或社会。

人依靠什么结成社会呢?

把身份弄清楚,就是有秩序;

有道德,大家都讲道德;

讲礼,因为直接表现道德、维持秩序的就是礼;

靠乐,有了等级社会,有了秩序以后,大家还要心情舒畅,这就是乐。

所以礼乐是帮助人们组成社会的东西,这些东西都叫伪,而无伪则信不能自美,没有这样一个后天的改造,人不可能变好,不可能变得有道德,所以非有礼乐不可,而且荀子指出,由于人的自然属性是恶的,所以人不能改造自身。

改造自己要靠圣人。如果有了后天的改造,有了礼、有了乐、有了仁、有了义,我们就能由一个本来很不好的,像动物一样的个体,变成一个优秀的,天下最高贵的物种――人。

结果是"涂之人可以为禹",就是普通人,只要讲仁义礼乐,就可以变得像大禹一样。

孟子看重向善的可能性,荀子关注作恶的可能性

中华传统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首句"人之初,性本善"被后世认为是儒家"性善论"的总结,这是值得讨论的,孟子的本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归纳起来,孟子和荀子都认为人性是道德的基础。

孟子和荀子都认为人的社会性是善,区别只在孟子不谈人的自然性,而荀子认为人的自然性是恶。

他们都认为人有两种可能性——向善的可能性和作恶的可能性。

区别在于,孟子看重向善的可能性,荀子关注作恶的可能性。

孟子把人向善的可能性看作水,就像流水一样,水是往低处流,而人是往高处走,只要合理引导人就可向善,所以孟子主张引导,显然这是柔性的,靠自觉;

荀子把人作恶的可能性看作火,如不加以防范就会造成灾难,所以防范是第一位的,所以荀子主张对人作恶的可能性进行防范。

表面上看两家的观点水火不容,实际上是殊途同归,都认为人应该成为有道德的人,人应该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一旦加强了道德修养,或如荀子说的,你可变成大禹,或如孟子所说,你可变成尧舜。

荀子的防范是刚性的,靠强制,这个强制的过程,荀子称作化性起伪,化就是改造,性是人的自然属性,起是兴起,伪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要用人的社会性去改造人的自然性,这要靠圣人。

荀子说法是: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也就是说,人的恶是自然带过来的,是很顽固的,必须靠教化来改变。

首先树立君子的威望,用君主的力量来强制改变;

第二点要建立礼义,就是道德;

第三要建立法度,就是法令;

第四还要有惩罚。

这就是荀子的四大法宝:君权、礼义、法度和刑罚。

这与法家的专制理论很接近,在先秦诸子中韩非是真正的人性本恶论者。

自从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和儒家学派,他和他的学说与学派就成了后世无法回避的话题。墨家、道家、法家群起而攻之,儒家自己则一面继承维护,一面修正发展。墨家、道家、法家之间,包括儒家内部不同派别之间,也各抒己见,相互批判。由此,引发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辩论。

简要概括为:儒墨之争,争论的焦点是"仁爱还是兼爱",儒道之争,争论的焦点是"有为还是无为"以及儒法之争,争论的焦点是"德治还是法治"。

参考文献:

《孟子》的《告子章句上》

《荀子·性恶》

《荀子?非相篇》

王阳明经典六句话

大彻大悟的六句话

慈孝之心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恭敬之心意思

心有三重高境界

人一旦有了恻隐之心相关文章:

啥面相的人有恻隐之心,人有恻隐之心,什么意思
啥面相的人有恻隐之心,人有恻隐之心,什么意思

面相特征恻隐之心在面相学中的表现特征主要是眼睛和嘴巴。一般来说,眼睛圆大、桥鼻高挺而嘴型饱满的人,更容易表现出恻隐之心。他们的眼神柔和而且有神,甚至在他人不知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