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老屋风水图
1960年2月底,康克清随朱老总一起外出视察,此行他们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地,即 的老家。说起来, 自从1909年瞒着家人到云南报考陆军讲武堂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到1960年已经是过去了51个年头。
51年时间过去,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早已经是沧海桑田,日月换了新天。
他们乘飞机经西安、贵阳在3月4日到了重庆,重庆是 视察很重要的一站,他和康克清去参观了红岩村十八集团军办事处旧址。
遥想抗日战争时期, 带着我党的部分同志在重庆设立 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于战火中致力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在艰难险阻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红岩村早已不单单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精神。
红岩精神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过时,都值得倡导,也因此, 到四川,自然不会不去看一看红岩村。
参观完红岩村, 和康克清还去了西南师范学院,这是培养祖国人才的摇篮, 对新中国的老师满怀期望,对新中国的学生寄予厚望,他还为西南师范学院题字 :“用 思想武装起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攀登科学高峰,做好人民教师。”
从重庆离开之后, 和康克清奔赴南充市,3月9日就到了仪陇县马鞍场。
仪陇县是位于四川省北部的偏僻山区,在嘉陵江中游的东岸,是嘉陵江和渠江之间的一片狭长的丘陵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沟深谷狭,土地贫瘠,居民多以种地为生, 很关心这里的农业生产,他叮嘱当地的干部一定要把粮食生产搞好,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
仪陇县城坐落在金城山的半山腰上,而在金城山东南约三十七公里的地方就是 的家乡马鞍场,马鞍场西北约四里路处就是琳琅寨,而 就出生在琳琅寨脚下李家塆的一个佃户家里。
出生的时候,其祖父朱邦俊带着一家老小已经在李家塆住了四年,他们原先是在马鞍场的大塆定居,后来随着家族的繁衍,这里还形成了朱家大塆,当然人多了,人均拥有的土地也就少了。
到了朱邦俊这一代,分家的时候只分到了七挑(超不多一亩半)多地,而朱邦俊又生了四个儿子,这点土地根本无法维持生计。
于是朱邦俊就在1882年将大塆的土地和草屋典了300吊钱,然后租佃了琳琅寨西麓李家塆的地主丁邱川家八十挑(五挑约为一亩)田地耕种,自此沦为佃农。
朱邦俊一家沦为佃农后就住在地主家用来存放粮食的仓库,房屋简陋,光线昏暗。1886年, 就出生在这里, 出生后,家里共有12口人:
祖父母朱邦俊和潘氏、伯父母朱世连和刘氏、父母朱世林和钟氏、三叔朱世和、四叔朱世禄、两个哥哥朱代历和朱代凤、姐姐朱秋香,再就是刚刚出生的 。
一家人起早贪黑地忙碌,忙完一年纳完租后,余下的粮食将将能满足基本的温饱,根本没有余粮也没有余钱,但好歹能活下去,而到了1895年, 九岁的时候,朱家遇到了一件大事。
地主要求加租, 家里无法承受这种加租,于是地主家的管家就在除夕那天来到了 家里,逼着他们搬家,这对于 一家来说,打击是巨大的。
没有办法,他们只能向人家借了两百多吊钱,加上家里攒下来的,凑够三百吊钱赎回了原先已经典出去的大塆的老屋和土地,而后一家人分居两地 :
的父母带着一家人迁居到了陈家塆生活; 随着养父母(即 的伯父母, 很小的时候就过继到了大伯家)、三叔、四叔搬回到了大塆居住。
在大塆住了十四年,从1895年开始,直到1909年他只身赴云南报考陆军讲武堂。
所以 在仪陇县马案场住过两个地方,其一就是琳琅寨脚下李家塆的地主仓库,其二就是大塆的老屋,这次回乡, 就想再去这两个地方看看。
但过去了那么多年,他家昔日租佃的房子大半早已经不存在了,仅剩下的几间也都破败不堪, 已经很难从中找到自己过去在这里生活的影子,但他的记忆依旧还在。
那是他在外参加革命魂牵梦萦的所在,尽管童年时期的那段生活很艰苦,但有家人的陪伴,纵是陋室也感觉温暖。
后来 和康克清在去看了两个住的地方之后,乡亲们又将两人领到了一处比较好的砖瓦房, 记忆里没有这栋房子,就问这是什么地方,结果乡亲们都说是 小时候住过的房子。
仔细看了看还是感觉陌生,就摇了摇头说 :“没有住过这房,那时我们家是地主家的佃户,地主怎能把这么好的房子给我们住?”
但乡亲们坚持说这就是 小时候曾经住过的房子, 认真想了一会儿,终于想到了一件事情。
1917年,在战场上屡立战功的 被任命为靖 第二军第十三旅旅长,驻守泸州,此时他不仅还清了上学期间家里欠下的债,更是有余钱寄回家中,让家里人盖新房子住。
家里人很快就盖好了房子搬了进去住,但是 从1909年开始就再没有回过家,自然没有住过家里新盖的房子,但乡亲们自然不知道这件事,所以才说 小时候住过这栋房子。
尽管 没有住过,但知道是家里人住过的房子, 还是感觉到了亲切,县委的同志考虑到这所房子已经空了很久,没有人住,计划在这里办一个朱总司令的陈列馆,但 并不同意。
他严肃地说 :“不要办我的展览,现在还有一些孩子没有地方上学,你们就拿它来办学校吧,一定要让学生到这里来上学,不可搞我个人的陈列馆。”
看完曾住过的房子后, 还去了家乡附近的墓地去转转,凡是有墓碑的, 都叫秘书帮着仔细辨认一下,在一块略有残缺的墓碑上, 仔细辨认,认出了其中的一个字,他说: “这一定是我的启蒙老师。”
他在墓碑前徘徊凭吊,似是在回忆往事,又似是在怀念恩师,看了很久才离开,然后 就要求去看他少年时读书的地方——席家,这里原来是席聘三办的私塾学堂。
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 曾在四个私塾学堂读过书,1892年,六岁的 和两个哥哥被送进了本姓家族办的药铺垭私塾读书,塾师是 的远房堂叔朱世秦。
朱世秦一面行医一面教书,在 看来,他教得不太行,所以在药铺垭私塾读了一年多之后, 和两个哥哥又到了地主丁家办的私塾读书。
丁家私塾因为是地主家办的私塾学堂,学校很漂亮,有花园,有楼,塾师是个秀才,教得比较好,对学生也好,但 在这里只读了两年书。
1895年, 随家人搬回到大塆生活后, 又换了一个私塾,新的塾师比较糟糕,还打人,读了差不多半年的时候, 再次换了一个私塾,这一次 就到了离大塆有八里路远的席家砭私塾读书,塾师是席聘三(名国珍,字聘三,号伯谷 )。
实际上,席聘三算是 真正意义上的启蒙老师,尽管他曾数次考秀才都没有中,但他学识渊博,历经沧桑,极有见识,是一个很懂得人情世故,很有情趣有骨气的人,他的思想是开展的,还具有浓厚的民族意识。
在席聘三这里读了九年书,从1896年到1904年,从十岁到十八岁,正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 不仅书读得好,思想也开阔了很多,这都得益于席聘三老师的教育。
席聘三学识渊博,学生想学什么,他就给学生讲什么,四书五经讲了,诗词歌赋讲了,《纲鉴》、《甘四史》也都讲了,这让 获益匪浅。
而在思想方面,席聘三有一种追求救国救民真谛的精神和强烈的民族感情,他常常对学生说 :“人不做事业,没什么作用。” 还说 :“要能做事,才能救世界。不能救世界便没有路。”
这些让 的眼界开阔了,思想也慢慢开展了,他的心里也逐渐产生了爱国思想,开始有意识地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可以说,席聘三对 的影响是极大的,这个旧私塾里的先生,思想从来不陈旧,反而是朝气蓬勃的,他办私塾和很多人办私塾不同,他愿意接纳穷人家的孩子,收费很低,那些实在交不起学费的,还可以缓交或者免交。
在他那里读书的时候学费就很少,最后一年, 更是住在了席聘三的家里,只交了一百斤米作为伙食费,席聘三很喜欢 这个学生, 年纪小却聪明好学,经常得席聘三的夸奖,而 很敬重席聘三,这种敬重即便过去了半个世纪也不曾改变。
所以当 回乡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忘去看望席聘三,但他知道,按照席聘三的年纪来说,怕是早就作古了,毕竟 这个学生都已经74岁了,实际也确实如此,他在墓地看到的那块残缺的墓碑就是席聘三的。
无法再聆听席聘三的教诲,对 来说是一种遗憾,不过,能再去席家看看也是好的。到席家的路需要经过一个很高的陡坡,不太好走,陪同的四川省委第三书记廖志高对 说 :“总司令,别去了吧,路不好走。”
但74岁的 并不怕路难走,他说 :“不要紧,我小时候走惯了,一定要去。我的古文就是在这里学的。”
席家砭私塾距离大塆有八里路, 跟着席聘三读书的时候,每天早早起床,在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吃完早饭就去上学,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再去读书。
严冬酷暑里,风吹日晒下,他每天都要来回跑四次,长年累月下来, 养成了走路快的习惯,这种习惯在革命年代极有益处。
当然,每天跑三十多里路是少年时期的事情,对于已经74岁的 来说,自然是做不到的,但那点陡坡还难不住他,况且他是一定要去席家看一看的。
廖志高也不好再说什么,就跟着 和康克清一起爬陡坡,上去陡坡之后,只见晨雾炊烟里,有五间草房立在那里,静悄悄地没有动静。
记得,这就是他曾经读书的地方,他轻轻走近院子里问 :“席伯谷先生在这里住吗?” 他不知道如今住在这里的是什么人,只能这样问。
很快,屋子里走出一位中年人,应声说 :“是在这里住,我是他孙儿。”
他看到院子里好几个人,而且看起来不像是本地人,似乎是参观的客人,就主动说 :
“这座房子是朱总司令读过书的地方,我伯父跟他同过学,经常给我们摆朱总司令读书很得行,文章做得最好。有人多次要拆这座房子,我说是朱总司令读过书的学堂,才没有让他们拆掉……”
听到中年人这样说, 轻轻地笑了笑,随后四处望了望,一种熟悉感和亲切感将他带回了读书的时候,他对这里太熟悉了,熟悉到一点变化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问中年人 :“这两窝黄连树中间还有一窝黄角树呢?”
中年人有一瞬间的愣怔,随后笑着说 :“下暴雨打雷,遭雷公抓走了。”
也笑着说 :“再种两窝嘛。”
这个时候的中年人终于察觉到了不对劲,本来他看到 的脸庞就觉得在什么地方见到过,现在听到 对席家这么了解,再加上熟悉的乡音,就不免好奇起来,他赶紧问 :“您老是从哪儿转来的?这么熟!”
没等 开口,旁边就有人低声说 :“朱总司令,你还不认得?”
中年人一听,顿时就脸红了,他为自己没有第一时间认出 来而羞愧,又为见到 而惊喜,惊喜之下,他激动的上前拉着 的手说 :“哎呀,我的天啦,朱总司令啊。”
也很激动,就和席家人聊起了过去在这里读书的事情,不过, 并没有久留,在聊了一会之后, 、康克清和席家人在院子里合影留念,然后就准备离开。席家人自然不舍得 走,就挽留说 :“转来了就莫忙走,在这里多耍几天嘛。”
何尝不想留下来多待几天,但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即便是回乡也不是玩玩,而是视察和调研,所以他笑着对席家人说 :“我们一块儿照了相,就等于在你家住下了。”
临别的时候,已经走到了院坝边的 又情不自禁回头凝视良久,仿佛看到了昔日捧着书教授学生的席聘三,以及坐在那里认真读书的小小少年。
转眼半个世纪已经过去,老师已经作古,他也已经年过古稀,时间匆匆而过,情谊未曾变过,只不过只能深藏心底, 不知道下次再回乡是什么时候,他想再看看这栋房子,让记忆更深一些。
回乡后在马鞍中学住了两晚,第三天的时候, 带着康克清先后参观了解放后办起的马鞍小学和中学,还题了字,给小学题字 :“努力学习,热爱劳动。” 给中学题字 :“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
随后 又想起了他曾经任教的仪陇县立高等小学堂,当初科举考试停止,已经在县试和府试中取得好成绩的 只得在席聘三的帮助下说服家人,让他到顺庆府上新学堂。
他先后就读于南充县官立两等小学堂和顺庆府官立中学堂,后来又借钱到四川考进了一个 体育 学堂,1908年,毕业之后的 畅想着教育救国,就在老师的推荐下到仪陇县立高等小学堂任 体育 教习兼庶务。
当然他在这所学校只教了一年,就认识到教育救国是走不通的,所以他毅然辞去学校的职务,去云南报考陆军讲武堂,准备从军。
虽然 只教了一年学,但这是他真正走向 社会 的第一份工作,对他来说意义不同,他回乡自然不会忘记去这所学校视察,不过,学校已经变成了仪陇县金城小学。
到了金城小学后,去教室和教师宿舍转了转,然后详细询问了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包括教师队伍情况、在校学生人数和招生情况,还有教师的待遇以及校舍情况等。
了解得非常全面,在掌握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后,他勉励教师们要好好教书育人,临走的时候,他还为学校题字 :“为共产主义培养新人。”
参观完学校之后, 在家乡的视察基本就完成了,等回到仪陇,兴致颇高的 还提笔作诗 :“二十三岁着戎装,七十四岁访故乡。”
当初23岁的 毅然奔赴云南从军,为的就是救国救民,从陆军讲武堂毕业之后,他成为蔡锷麾下的一名年轻的军官,他骁勇善战,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也步步高升,才几年时间就从一名默默无名的士兵一步步成长为滇军名将。
然而事业上的成功带给他的并不是精神上的富足,相反的,他越来越迷茫,频繁的军阀混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让他陷入苦闷,他渐渐意识到自己正在走的路并不是真正的路,于是他重新开始寻找真理。
为此不惜出国留学,并在柏林遇见了志同道合的 ,从此踏上了全新的革命道路,与 、 等人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卓越贡献。
新中国建立之后,他又投入到 社会 主义的建设中,兢兢业业地为人民服务,74岁才终于回到了家乡,想到这些,他心中激荡,忍不住诉诸笔端。
结果刚写完这两句,就有人来访, 放下笔会客,等客人离开之后,康克清催促 完成这首诗,但 却笑着说 :“诗兴已过,想到手边的句子也全忘了。以后再写吧。” 这一搁笔就再也没有提起来,这首诗始终没有写完。
3月12日, 回乡的第四天,他们就离开了仪陇县城回到了南充市。在南充, 听取了 南充地委负责人的工作汇报,然后严肃地说:
当时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 勉励乡亲 :“我们大家 ,靠自己努力,一定能克服眼前的困难,家家都会过上好日子。” 又嘱咐当地领导 :“你们要老老实实办事,关心群众生活,有事多和群众商量。”
随后, 和康克清离开了南充,他们还去了宜宾市和自贡市视察,参观了地下天然气喷出的自流井,紧接着又去河南视察,一路上, 不断听取地、县领导的汇报,了解各个地方的农业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4月初,视察结束的 回到了北京,向中央和 汇报了这次外出视察的情况,他在报告中说:
这次回乡时间是很短的,都没有来得及和家乡的人好好聊天,实际上对于他们来说回乡也是工作,是视察,是调研,而不是玩乐,就如同阔别家乡32年的 1959年回乡一样,也是时间短暂,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而 更是12岁离开家乡后再未回过家乡。
他们不是不想回乡,不是不想家乡的亲人,实际上他们都是感情丰沛的人,对家乡和亲人有很深的感情。
只不过他们心中有大爱,他们热爱国家,同情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为了千千万万人的幸福,他们只能告别家乡和亲人,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一生为国为民而无悔。
【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 故居,十一年前我路过,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啊!现在又要路过了心里十分激动!毕竟】仪陇县马鞍镇是一快风水宝地...出了很多的大人物.人物的典型的代表就是 .大家说那里是不是人杰地灵.............
马鞍镇改为玉街县现已提交.过不了多久经济就会来个大变革.........
故居
故居
位于中国四川省仪陇县城东36千米的马鞍场郊。1886年12 月1日, 诞生在马鞍场琳琅山下李家湾租佃于地主的仓房中,现在仓房尚存。 9岁时,因地主夺佃,一家被迫迁到琳琅山下的大湾居住。在他家屋后有两棵柏树,少年时, 曾在两棵树之间捆上木
棒练习杠架。在院内还有 挖的水井一口,现在此井仍在使用。位于琳琅山脚的药铺垭私塾以及马鞍场口的席家?是 读书的私塾所在,现存有私塾墙壁和 为老师挖掘的一口水井。1980年,为了纪念 ,建立了 旧居马鞍陈列馆 。1982年, 旧居——李家湾仓、大湾旧居、药铺垭私塾、席家?私塾和仪陇县高等小学以及新建的 故居纪念馆对外开放, 题写了馆名。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德老屋风水图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