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尔干又叫什么
【论述失范的社会学解释】
论述失范的社会学解释:失范是社会所倡导的文化目标与现实这些目标的合法的制度化手段之间的断裂或紧张状态。
社会失范是指当社会规范不得力、不存在,或者彼此相互矛盾时,个人和社会所出现的混乱、不知所措状态。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又被译为:迪尔凯姆)在《社会分工论》中提出。美国社会学家默顿作了修正和发挥,以此解释社会越轨行为。
他们认为,在理想社会状态下,社会结构为人们实现理想目标提供了比较充分的合法的制度化手段,社会合法目标、制度化手段之间是协调的。而“失范”则是理想目标和实现手段之间的背离,社会成员的行为缺乏明确的社会规范约束,出现一种社会规范权威失落。
人们会采取不合法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失范(Anomie,或译无规范、迷乱)是社会学术语,指现代化过程中,因传统价值和传统社会规范遭到削弱、破坏、乃至瓦解,所导致的社会成员心理上失去价值指引、价值观瓦解的无序状态。
在失范社会,曾有的统一信仰遭到怀疑和抛弃,而个人又尚未确立自身的信仰体系,所以社会成员会感到失落,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感。这种心理上的挫折感会产生一系列后果,比如犯罪和自杀,因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失范并不单指个人行为,也涉及群体行为。
内容:
涂尔干认为,现代社会中的失范是由于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改变尚未完成而造成的。社会分工的发展快于这种分工所要求的道德基础,这样,社会的某些方面便受到不适当的控制,从而导致失范。涂尔干还把失范与现代社会的病态相联系。
人们陷入矛盾状态之中而容易引起的一种自杀。他认为社会越是失范,自杀率就越高。他认为,无论是经济萧条时期还是经济繁荣时期,自杀事件都会有所增加,因为上述两个时期均置人们于一种新的社会环境,使他们原有的准则和规范失去了作用,生活变得漫无目的,自杀便容易发生。
【关于涂尔干的<自杀论>】
在《自杀论》一书中,试图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上解释自杀的原因。他把自杀划分为4种类型,即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认为利己型自杀产生于极度的个人主义。社会的人必须以他为之服务的社会作为生活前提,他需要一种高于自我的生活目标和意义。如教徒的生活目标是宗教信仰。
西方近代个人主义的发展使个人与家庭、宗教和社会相脱离,从而使一些人感到生活空虚并失去目标。迪尔凯姆指出,利己型自杀多发生在基督教教徒、自由职业者、未婚者、离婚者中间。利己型自杀与社会的整合程度成反比。
犹太教、天主教、英国公教都有更强的整合力量,而基督新教在规定教徒生活目标上缺乏强制力;独身者、离婚者比有家室的人较少地负有义务;从这些脱离了社会义务和束缚的人们中产生出更多的自杀者。
扩展资料
孔德在社会学史上第一个提出对社会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的思想,但他本人未能将这一思想付诸实施。
迪尔凯姆的自杀研究是证明孔德上述思想的开拓性尝试,他把建立理论同经验分析结合起来,成为社会学史上第一个通过对来自实际生活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比较、计算、分析来建立社会学理论的社会学家,为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的结合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他的研究表明,在社会现象研究领域,建立与自然科学相类似的那种既可以解释经验事实,又要接受实际资料检验的实证科学理论是可能的。在方法上,迪尔凯姆自觉运用了他所确立的假设-推测-检验的研究步骤,将定量分析引进社会学研究,推动了现代社会统计方法的发展。
-自杀论
-埃米尔·杜尔凯姆
涂尔干又叫什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