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的名字怎么取
【清朝皇帝皇子的姓名】
一、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皇子列表:
1、皇子:承瑞,2岁殇,未序齿,生母荣妃马佳氏。
2、皇子:承祜,2岁殇,未序齿,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3、皇子:承庆,1岁殇,未序齿,生母惠妃叶赫那拉氏。
4、皇子:赛音察浑,2岁殇,未序齿,生母荣妃马佳氏。
5、皇长子:胤禔,原名保清,直郡王,后降为贝子品级,生母惠妃叶赫那拉氏。
6、皇子:长华,旋殇,未序齿,生母荣妃马佳氏。
7、皇次子:胤礽,原名保成,皇太子,后被废。谥曰密,为理密亲王,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
8、皇子:长生,2岁殇,未序齿,生母荣妃马佳氏。
9、皇子:万黼,4岁殇,未序齿,生母贵人那拉氏。
10、皇三子:胤祉,诚郡王,谥曰隐,为诚隐郡王,生母荣妃马佳氏。
11、皇四子:胤禛,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晋雍亲王,康熙六十一年即位,即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12、皇子:胤禶,1岁殇,未序齿,生母贵人那拉氏。
13、皇五子:胤祺,恒亲王,谥曰温,为恒温亲王,生母宜妃郭络罗氏。
14、皇六子:胤祚,幼殇,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15、皇七子:胤祐,淳亲王,谥曰度,为淳度亲王,生母成妃戴佳氏。
16、皇八子:胤禩,廉亲王,生母良妃卫氏。
17、皇九子:胤禟,固山贝子,生母宜妃郭络罗氏。
18、皇十子:胤?,初封敦郡王,雍正时革爵圈禁,乾隆帝即位后释放,授辅国公品级,生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19、皇子:胤?,1岁殇,未序齿,生母贵人郭络罗氏。
20、皇十一子:胤禌,11岁殇,无谥号,生母宜妃郭络罗氏。
21、皇十二子:胤祹,履亲王,谥曰懿,为履懿亲王,生母定妃万琉哈氏。
22、皇十三子:胤祥,怡亲王,谥曰贤,为怡贤亲王,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23、皇十四子:胤禵,恂郡王,谥曰勤,为恂勤郡王,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24、皇子:胤禨,2个月殇,未序齿,生母平妃赫舍里氏。
25、皇十五子:胤禑,愉郡王,谥曰恪,为愉恪郡王,生母顺懿密妃王氏。
26、皇十六子: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后改封庄亲王,谥曰恪,为庄恪亲王,生母顺懿密妃王氏。
27、皇十七子:胤礼,果亲王,谥曰毅,为果毅亲王,生母纯裕勤妃陈氏。
28、皇十八子:胤祄,8岁殇,无谥号,生母顺懿密妃王氏。
29、皇十九子:胤禝,3岁殇,无谥号,生母襄嫔高氏。
30、皇二十子:胤祎,贝勒,谥曰简靖,为简靖贝勒,生母襄嫔高氏。
31、皇二十一子:胤禧,慎郡王,谥曰靖,为慎靖郡王。生母熙嫔陈氏。
32、皇二十二子:胤祜,恭贝勒,谥曰勤,为恭勤贝勒,生母谨嫔色赫图氏。
33、皇二十三子:胤祁,郡王品级诚贝勒,生母静嫔石氏。
34、皇二十四子:胤秘,諴亲王,谥曰恪,为諴恪亲王,生母穆嫔陈氏。
35、皇子:胤禐,出生当日殇,未序齿,贵人陈氏。
二、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皇子列表:
1、长子:爱新觉罗·弘晖(1697—1704年),追封端亲王,生母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
2、皇子(未齿序):爱新觉罗·弘昐(1697—1699年),生母齐妃李氏。
3、次子:爱新觉罗·弘昀(1700—1710年),生母齐妃李氏。
4、三子:爱新觉罗·弘时(1704—1727年),生母齐妃李氏。
5、四子: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即清高宗乾隆帝,初封宝亲王,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6、五子:爱新觉罗·弘昼(1711—1770年),和恭亲王,生母纯懿皇贵妃耿氏。
7、皇子(未齿序):爱新觉罗·福宜(1720—1721年),生母敦肃皇贵妃年氏。
8、皇子(未齿序):爱新觉罗·福惠(1721—1728年),追封怀亲王,生母敦肃皇贵妃年氏。
9、皇子(未齿序):爱新觉罗·福沛(1723年),生母敦肃皇贵妃年氏。
10、六子:爱新觉罗·弘曕(1733—1765年),果恭郡王,生母谦妃刘氏。
三、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皇子列表:
1、皇长子,永璜(1728-1750),母哲悯皇贵妃。追封定亲王,谥曰安。子二,绵德、绵恩。
2、皇次子,永琏(1730-1738),母孝贤纯皇后。雍正帝赐名,隐示承宗器之意,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乾隆帝密定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乾隆三年(1738年)薨,册赠皇太子,谥端慧。
3、皇三子,永璋(1735-1760),母纯惠皇贵妃,追封循郡王。
4、皇四子,永珹(1739-1777),封履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5、皇五子,永琪(1741-1766),封荣亲王,母愉贵妃,三十一年(1766年)薨,年二十六,谥号纯。
6、皇六子,永瑢(1743-1790),封质郡王,母纯惠皇贵妃。
7、皇七子,永琮(1746-1747),母孝贤纯皇后,弘历欲立为太子。乾隆十二年以痘殇,年二岁,谥号悼敏。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哲亲王。
8、皇八子,永璇(1746-1832),封仪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9、皇九子,未命名(1748-1749)幼殇,未封,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10、皇十子,未命名(1751-1753)幼殇,未封,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11、皇十一子,永瑆(1752-1823),字镜泉,号少厂,别号诒晋斋主人,封成亲王,母淑嘉皇贵妃,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
12、皇十二子,永璂(1752-1776),母继皇后。
13、皇十三子,永璟,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14、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幼殇,未封,母孝仪纯皇后。
15、皇十五子,永琰(1760-1820),即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在此不予赘述。
16、皇十六子,未命名(1762-1765),幼殇,未封,母为孝仪纯皇后。
17、皇十七子,永璘(1766-1820),母孝仪纯皇后。
四、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皇子列表:
1、皇长子穆郡王,母和裕皇贵妃刘佳氏,未命名,幼殇。
2、皇二子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不予赘述;
3、皇三子惇恪亲王爱新觉罗·绵恺,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道光十八年(1838年)卒。
4、皇四子瑞怀亲王爱新觉罗·绵忻,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道光八年七月。
5、皇五子惠端亲王爱新觉罗·绵愉,母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同治三年十二月薨。
五、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皇子列表:
1、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1808—1831年),隐志郡王,母和妃那拉氏。
2、皇次子爱新觉罗·奕纲(1826—1827年),顺和郡王,幼殇。
3、皇三子爱新觉罗·奕继(1829—1829年),慧质郡王,幼殇。
4、皇四子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咸丰帝,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不予赘述。
5、皇五子爱新觉罗·奕誴(1831—1889年),过继给惇恪亲王绵恺,为惇勤亲王,母祥妃钮祜禄氏。
6、皇六子爱新觉罗·奕欣(1833—1898年),恭忠亲王,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7、皇七子爱新觉罗·奕譞(1840—1891年),醇贤亲王,光绪帝生父,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8、皇八子爱新觉罗·奕詥(1844—1868年),钟端郡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9、·皇九子爱新觉罗·奕譓(1845—1877年),孚敬郡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六、皇太极皇子列表:
1、皇长子:爱新觉罗·豪格(1609—1647),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肃武亲王。
2、皇二子:爱新觉罗·洛格(1611—1621),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幼殇。
3、皇三子:爱新觉罗·洛博会(1611—1617),生母元妃钮祜禄氏,幼殇。
4、皇四子:爱新觉罗·叶布舒(1627—1690),生母庶妃颜扎氏,辅国公。
5、皇五子:爱新觉罗·硕塞(1629—1654),生母侧妃叶赫那拉氏,承泽裕亲王。
6、皇六子:爱新觉罗·高塞(1637—1670),生母庶妃那拉氏,镇国悫厚公。
7、皇七子:爱新觉罗·常舒(1637—1699),生母庶妃伊尔根觉罗氏,辅国公。
8、皇八子:未命名(1637—1638),生母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幼殇。
9、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生母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清世祖章皇帝。
10、皇十子:爱新觉罗·韬塞(1639—1695),生母庶妃克伊克勒氏,辅国公。
11、皇十一子: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1642—1656),生母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襄昭亲王。
七、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皇子列表:
1、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生母为笔什赫额捏福晋。
2、皇二子爱新觉罗·福全,生母为宁悫妃董鄂氏,封裕亲王。
3、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即康熙帝。
4、皇四子荣亲王,生母为孝献皇后董鄂氏。
5、皇五子爱新觉罗·常宁,生母为陈图塞尔福晋,封恭亲王。
6、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生母为唐璟福晋。
7、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生母为钮祜禄福晋,封纯亲王。
八、咸丰帝
1、长子爱新觉罗·载淳,母孝钦显皇后,即同治帝。
2、次子悯郡王,母玫贵妃,生于咸丰八年(1858年)二月初五,同日夭折,未命名。
九、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无子)
十、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无子)
十一、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无子)
——爱新觉罗·奕詝
——爱新觉罗·载淳
——爱新觉罗·载湉
——爱新觉罗·溥仪
——爱新觉罗·玄烨
——爱新觉罗·胤禛
——爱新觉罗·弘历
——爱新觉罗·颙琰
——爱新觉罗·旻宁
——爱新觉罗·皇太极
——爱新觉罗·福临
【清朝皇子怎么起名】
名字都是皇帝自己起的。纠正一下一楼的,公主是有名字的,只不过没有流传下来而已。清朝入关前有十来位公主都留下名字了。
另外,名字都是孩子的名字绝对出生后起的。所以我们才会在史料中看到很多年又夭折的地皇子后面有这样的记载“几月(岁)殇,未命名”。
另外,清朝入关以前起名字比较粗糙,都是简单的满文,比如“多尔衮”是“獾”,阿济格是“小儿子”等等。
刚入关的时候也还保持着这个特色,比如顺治的长儿子“牛纽”。
随着皇帝汉文化提高,到顺治后期,皇帝给孩子取名开始偏向汉文中吉利福气的字眼,比如裕亲王“福全”,恭亲王“常宁”,纯亲王“隆禧”,当然康熙的名字是汤若望起的,所以有些例外。
到了康熙朝,最初皇子的名字一度倾向一些深奥的汉古文过渡,比如太子的“保成”(出自“不如保已成之业”),当然也还残存满语的遗风,比如康熙夭折第四子“赛因察浑”。
后来,随着康熙文化水平的增高,他开始对自己的孩子的名字进行规范化处理。于是就确定了“胤”为固定的第二个字,“礻”为第三个字的偏旁。于是,长子保清改名“胤褆”,太子保成改做“胤礽”。
自康熙之后的皇帝都沿用了这样的起名规则。到乾隆的时候,他不但给自己的儿子取名,还为之后四代子孙确定了辈分为“永绵奕载”。到了道光,他又往后延续了八个字为“溥毓恒启焘闾增祺”,于是就成就了之后乃至今日爱新觉罗子孙的名字辈分。
皇子的名字怎么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