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催越慢是什么定律
【越催孩子越慢!爱磨蹭真的是孩子们的通病?】
“收拾东西快点,不然又要迟到了!”
“吃快点,一会来不及了”
“一张试卷都写了几个小时了,怎么还没写完?干什么事情都磨磨蹭蹭的!”
……
这些家长催促孩子做事情快一点的话,是不是很熟悉?
或者很多人是不是以前听着父母对自己说,现在转头就把这些话说给自己孩子听呢?
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却都是说给小孩子听,这不禁让我们疑惑:为什么小孩子都爱磨蹭呢?有的时候他们好像还是故意的,大人越催,他们越磨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卡卡妈就给大家剖析一下,小孩子都爱磨蹭的深层原因,以及告诉大家解决这个难题的绝招。
1、没有时间观念
有研究表明:到8岁时,儿童对于时间知觉的准确度和稳定性,才开始有接近成人的倾向。就是说,8岁以前的孩子根本就没有时间观念!
这也就解释得通,为什么家长说1/3分钟之内把某件事情干完时,孩子大多都干不完,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家长所说的几分钟是多少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想要改掉孩子磨蹭的坏习惯,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认识时间。
可以利用一些小钟表、钟表样式的手工玩具、计时器等工具,将行动和时间联系起来,让8岁以下的孩子对于时间有个宏观的观念。
还可以根据时间做一些约定,比如可以告诉孩子当短针走到4的时候,就是我们到公园玩耍的时间啦;当长针转一圈的时候,你就必须把鞋子穿好等等,以培养孩子对于时间的概念。
2、内心抵触
其实,所有的磨蹭和拖延,其本质都是对一件事情的反感和抵触。
著名演员孙俪就曾在微博上吐槽自家孩子,催了800遍都不去洗手,于是只能再催800遍……
洗手这件事明明家长在讲第一遍的时候,孩子就听见了,但就是不愿意行动,非要让家长一遍一遍地催,和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的做法如出一辙。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孩子内心压根就不愿意去做,只能一直拖一直拖。
其实,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到孩子内心深处为什么对于这件事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了解到原因后,再对症下药就可以啦!
3、孩子和家长的效率不一样
孩子由于年纪小和能力较弱,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是无法和家长达到同步的。
比如家长吃饭10分钟就够了,但孩子可能需要15分钟;家长穿鞋1分钟,孩子也许需要3分钟;在家长看来很简单的题,1个小时就可以了,但是孩子由于水平不够,也许需要2个小时,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也是家长觉得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根本原因。
家长在考虑事情和要求孩子时,很多时候是参照自己的效率来的,并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衡量,总是自以为我们能做到,他们也能做到。
其实细想起来,是不是我们对于孩子的要求严格了一些,超出了他们的实际承受能力?
所以,家长们在吐槽孩子磨蹭的同时,也应该进行自我反思,调整对孩子的要求。并放慢节奏,根据孩子实际情况,给孩子多预留一些时间,等等他们。
此外,家长们不妨试试把无休止的催促,换成鼓励或者商量,比如“我知道你可以的!加油哦”“这次出门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呢,宝贝真棒!”
这样就不会在言语上引起孩子的反感和不耐烦,使其故意放慢速度了。
养育孩子犹如种一颗树,从小树苗长到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和很多努力。做家长的,要有耐心、毅力,更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培养出一名优秀的孩子。
越催越慢是什么定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