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佛经改变面相
外貌属于已经成熟的业力,要改变非常困难,因为需要掌握观想的要点,还需要持之以恒的修炼。
观想的要点就是将自己观想成想要的具体样子,并且对此深信不疑,还要祈祷佛菩萨加持让观想尽快成为现实。在佛经中有金刚女见到世尊当下改变相貌的公案,具体内容为:
波斯匿王的摩 利夫人生了一个女儿叫做金刚,长相极为丑陋,皮肤像骆驼皮那样粗糙,头发又粗又硬如同马尾。
国王把她养育长大之后,找了一个贫寒子弟做她的丈夫,然后为他们建造舍宅,从里到外有七重门关着。国王嘱咐女婿:在你外出的时候,要自己带好钥匙,开关由你,不要让我女儿出门见人。
金刚女内心苦恼,她自责说:我造了什么罪业,被丈夫厌恶,每天都关在黑屋里不见天日。她又想:现在佛在世上利益众生,凡是受苦受难的人都能得到救度。于是就以至诚心遥礼世尊,心里说:唯愿世尊慈悲我,降临在我面前,给我教导。
由于金刚女内心精诚,佛知道她的心愿,就显现在她前面,现出绀青色的头发让她看到。金刚女抬头看见佛头发的相,更加欢喜。由于欢喜恭敬达到了极深的程度,这时她的头发自然变得又细又软,像绀青色那样。
佛又现出面轮,金刚女见到之后,心里欢喜,她的面貌也顿时端庄起来,恶相、粗皮自然消失。佛又显现半身相,齐腰以上,金色耀眼,金刚女见到佛身,欢喜心更深。因为欢喜的缘故,恶相顿时消失,身体显现得像天女那样端正。
佛怜愍她,现出全身相,金刚女目不转睛地看着佛身,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这时候她全身都变得端正,原来的丑相完全消尽,显现出举世少有的美貌。
【念什么咒语和佛号可以让相貌今生之内变的端正、正气、大气、阳刚?】咒语念阿弥陀佛。 这句佛号诸佛赞叹护持。
是无上神咒 在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里有详细讲解。
端正、正气、大气、阳刚 众生见到,不生邪意具备这些品质需要你读诵华严经
读懂“经中之王”:佛陀悟道宣说的第一部经典,含摄其全部教法精义,是“经中之王”,更是“王中之王”。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历来被大乘佛教所推崇,誉为“经中之王”。由于其中直接彰显了佛陀广博无尽、圆融无碍的因行果德,加上“华严”是经中之海,无所不摄,因此其所展现的境界更是巍巍壮观,不可思议。本书经过高度精炼和整合,更配以数百张生动形象的图表,力求在三百页中尽现“华严”全貌。
·大:超越所有时间和空间羁绊的世界。
·方:法则和轨道,佛所看到的如理如法的实相世界。
·广:佛陀随顺众生意趣。于佛境中化现的无边世界。
·佛:证入“大方广”无尽法界者,是修行之“果”。
·华:即“花”,比喻成佛之因,即菩萨的万种善行。
·严:以万行的因“花”,来庄严修饰“大方广佛”的万种德行。
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佛经之一,无数人深受其影响,从中获得智慧启示。
全新图解方式,用图像语言点破佛法奥义,令读经化繁为简。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陀悟道后只为菩萨宣说的第一部经典。公元2世纪,印度龙树菩萨在龙宫中读过此经,方知佛法的博大精深,于是将其中最短的下本背诵下来带到印度,这就是《华严经》最早的母本。
梵本《华严经》原藏于遮拘盘国(今印度境内),被视为传国之宝,严禁外流,直到东晋时期才从西域第一次传译到中国,共六十卷。至唐代,又陆续出现了八十卷本和四十卷本。《华严经》在中国赢得了上至帝王、下至僧俗的一致推崇。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华严宗也在此时兴起,影响绵延至今。
《华严经》译本共四万五千偈,内容摄持了佛陀住世时的全部教法,微妙精深,被喻为“经中之王”。本书在忠于原经的基础上,经过高度精炼和整合,将原经浓缩为三百余页精华,其中更有数百张生动形象的图表,令读经化繁为简,让您轻松契入佛法的妙智。
内容简介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现广为流传的一共有80卷,为唐朝实叉难陀翻译。这部佛经在汉传佛教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历年来有“经中之王”的美誉。那么,它的特殊之处都有哪些呢?
第一,它是释迦牟尼成佛后宣讲的第一部经典。
第二,它义理丰富、逻辑严密、准确无误,用佛教的话说,便是“了义、圆融无碍 ”的经典。在《华严经》中,有一个妙喻贴切地表达了“圆融”的概念,这便是“帝释天之网”。它取材于印度神话,说天神帝释天宫殿装饰的珠网上,缀联着无数宝珠,每颗宝珠都映现出其他珠影。珠珠相含,影影相摄,重叠不尽,映现出无穷无尽的法界,呈现出圆融谐和的绚丽景观。
第三,它直接导致了一个宗派的兴起。唐朝时,对《华严经》的传播和研究空前地兴盛起来。从杜顺和尚开始,“华严宗”开始倡导;而贤首大师,即法藏法师将其发扬光大,集“华严宗”之大成。从此,“华严宗”成为汉地八大宗派之一,绵延至今。
第四,从文学角度讲,《华严经》体系宏博,意蕴深刻,气势恢弘,妙喻纷呈,机语隽发。而在某些章节中,更是有着空灵美妙的语句,令人读之如嚼青榄,回味不尽。
第五,从哲学角度讲,在《华严经》基础上形成的华严宗,构建起四法界、十玄无碍、六相圆融等哲学体系——这成为华严宗最大的特色。
除此之外,《华严经》还有诸多特点,如脍炙人口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以及广大浩渺的“普贤行愿”,等等,但诸如此类的妙处实在难以在短短的篇幅中一一说尽。如果读者有兴趣,大可以搜寻原文来阅读,相信一定有极大收获。
正因为《华严经》是这样一部伟大的经典,在编著这本书的时候,如何能撷取其中的妙理而整理成通俗的文字以飨大众,就成为一个艰难的问题。因此,我们勉力去参照了许多资料,也参访了一些善知识,来虚心请他们指教。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梳理了12卷本《华严经》的内容,浓缩其中精华,形成了这本《图解华严经》的基本框架。
首先应该阐明的,自然是对这部佛经的来历,以及与此书相关的菩萨、论师以及论著等的介绍。其次,便是对《华严经》的原经文结构做一展示:七处九会三十九品。每个地方说了什么,主旨是什么,作了一个简略的介绍。
《华严经》中的世界,是毗卢遮那如来的“华藏世界”,这个世界由无数的莲花构成,重重叠叠,其中佛国无尽、刹海无尽。那么,《华严经》中的世界观就成为一个值得阐述的主题。
成佛之路,可以分作三个阶梯: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正见。这便是常说的“三主要道”。而《华严经》中,从文殊菩萨宣说四谛,再到菩萨十信、十住、十回向……最终到十地,乃至究竟成佛。这些便可分作三个部分:超世观、菩萨行、空性见。
最后,便是《华严经》中,最为大众津津乐道的“五十三参”故事以及“普贤行愿品”。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的故事,既脍炙人口,又暗合东方的尊师文化;而普贤菩萨的广大行愿,则在一千多年中感动了无数人,甚至其中的偈颂被单独抽出来,成为汉地早晚课诵的念诵内容。
本书不仅在内容上作了如上整理,以求通俗易懂;更在编辑手法上,采用了当下最流行的图解手法,以丰富的精美手绘插图、简洁的图表来解读这部深奥的佛经,生动活泼,自然贴切。因此,这本《图解华严经》既不失经典的权威,又有崭新的装帧设计,力求为读者提供更加舒适的阅读享受。
在这里,我们特别感谢辽宁的法称法师和曲世宇先生。这两位熟知佛法义理,在此书写作过程中,给予了耐心的阅读点评。
最后补充一点,《华严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对印度、汉地和藏地的佛教均产生过极大影响。希望读者若有闲暇,能再读一下《华严经》原文,相信一定会有更大收获!本书在附录中,摘录了部分佛经原文,以供大家欣赏。
读佛经改变面相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