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抱怨的人是什么性格
【家庭中遇事就埋怨的人是什么心理?】
遇事就抱怨,抱怨他人全不对,对的只有她自已。
其实这种人眼高手低,做得最不好就是她,她是最没资格说人的人。
分析一下这种人的心里:
①打压别人打压家人,在心里上让自己占主导地位。
②事后诸葛马后炮,指责抱怨家人当初不应该那样做,应该怎样怎样。
③心胸小,斤斤计较不体贴别人辛苦和不易,只放大自己不适和付出,抱怨家人照顾少关爱少。
这种人负面情绪太重,凡事不从正常视角去看问题走偏道。把周围人当垃圾回收桶,时不时去倾倒。
爱抱怨的人说的那些抱怨话,也许会让我们听着不愉快,不能忍受而争吵。
想想又何必呢,拿她的错让自已生气,不值!
一个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的稳定,详和,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那些常抱怨的人,也是促成家庭不幸福的始作俑者。他们的埋怨是出于什么心理呢?
一他没有什么本事,妻子做什么事,干好了,功劳是他的。如果没办好,那时他埋怨的源头。这种人没有什么担当,得过且过,一旦有人想打破这种安逸。他必然阻拦,不愿找麻烦。
事情成功,是他对外邀功的资本。事情如果办砸,他会埋怨,当初听我的,就不会有这后果,忙着撇清自己。
二他自己什么都好,遇事愿意埋怨,把对方贬损的一无是处。他性情高傲,确实有些才能。妻子与之相比,处于劣势,不如他。夫妻休戚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尤其当着外人更要注意,俗语"当面教子背后教妻",就诠释了这层含义。凡事要给对方留有颜面,不能当众埋怨,让外人见笑话,导致家庭不睦。
三他(她)总看别人好,觉得自家人不好,产生埋怨。自家人朝夕相处,只会看到缺点不放。用外人的长处和家人的短处相比较,外人自然会比自己家人强,因此埋怨不止……
这不是明智之举,会让家人离心离德,渐行渐远,甚至家庭破裂。要找到埋怨产生的根源,及时发现症结所在,积极解决问题。
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中,逐渐杜绝或减少埋怨,家庭成员间要相互磨合,包容团结友爱,家庭才会幸福美满,人人称慕!
喜欢埋怨的人,其实心理状态大致可以这样进行解剖~
首先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喜欢把责任推卸给别人,把自己高高置于一个评判者和裁判的角色。在任何问题和事情上似乎都拥有强者的无比正确感,权威意识,骨子里却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稳定性,表现出来的都是唠唠叨叨与碎碎念。
最是常见的是,你这不行,那也不行,这没做好那也没做好。仿佛这个世界,一个家都是埋怨者做的做的最好一样。
在这个貌似强人的背后,则是内心的不自信,对家庭和谐稳定的不确定性,有此成为神经质和条件单身的指责评判,最不能直视的才是骨子里的安全感缺失,而不仅仅是一种习惯。
其次,是家庭生活的习惯养成、培育并强化了这种喜欢埋怨的强势强权角色定位,甚至不乏实质上外强中干的狐假虎威的虚张声势,已到遇上挑战,则比谁都会崩溃的快。
在一般的家庭生活里,总有一个人自觉或不自觉的会成为这样一个"领导"角色,来充当舵手,发号司令,也不分男女,只要养成了习惯,有人逆来顺受,有人就会作威作福,久而久之,遇上不如意,不满意之处之事时,也就习惯性的把埋怨,指责别人视为己任。
谁都知道,家庭生活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就算又约法三章的约定,也完全不同于社会,企业管理那么刚性或规范,就算有错只要不触及底线或法律,再大的错或事,其实都是茶米油盐鸡毛蒜皮的小事,这对于喜欢埋怨的人来说,也多半都是发威,借题发挥的之处。
虽说谈不上刷存在感,但至少从心理上是存在表现自己,表达自己得优越感的心理动因的。但是,一旦遇上绝地反击,挑战,这种强权权威也往往最容易缴械投降,不堪一击。
这也是为什么这种性格,家庭现实生活中,最容易出现意外解体的一个重要历史成因。
所以喜欢在家庭里埋怨的人,并不等于就是一贯正确,而更多可能就是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存在感,优越性,相反,往往会成为地雷和引爆器。
而埋怨本身就是一个负能量的典型代表。不论是对外交往还是家庭生活,都是令人生厌,不讨人喜欢的表现方式,不具备建设性,更没有客观的公允性,反而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和杀伤力。
如果在家庭中长期遭受埋怨这种语言暴力侵害,就算是一个心理健全健康的人,也有可能因此患上焦虑,抑郁甚至演变为暴力倾向,都是有可能的。
这在许多家庭暴力相杀案件中,如果去追根溯源,你会发现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一忍再忍,忍无可忍何须再忍时,往往就是所有不满积蓄之后的总爆发,大清算,大结局了。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远离喜欢埋怨抱怨的人,固然可以让你的生活就会少去很多不开心和自信心,但事实上很难做到。
所以,唯一可以改善的是:喜欢埋怨的人,面对彼此缺点时,少一点习惯性的指责多一点同理心的理解,就算有不足不满意,也要多一些耐心,懂一点包容,在心平气和的反思中,在不断的互动交流中共同成长,这样的家庭婚姻才有意义。
这种人一般很容易对现状产生不满,脾气比较急躁。
我妈就是这样的。我妈和我爸,一个脾气急躁,一个脾气温和,所以家里经常都是我妈在吵吵、抱怨。
我妈做事很麻利,她看见别人做的比较慢,就会不顺眼,然后开始叨叨。当然,她也很能干、很强势,如果我们做的一点不如她的意,就会被念叨。
家里遇到什么事,不管谁去处理,但凡做的有点差池,她就会不停地抱怨。
大家都公认她脾气不好,遇到一点做的不如意的事,就喜欢抱怨,怪别人,我们经常被莫名其妙地牵扯,她自己也知道,但是改不了,因为抱怨多了有时可能也会成为一种习惯。
有一次过年,家里卫生间门锁坏了,门就一直虚掩着,不敢关严了,怕打不开。
那天,我约大哥一起去街上有什么事,现在不记得了,家里我爸妈和小姨两口子在打麻将,还有5岁的小侄女也在家。
等我们回家时,他们已经散场了。我妈很生气地跟我们说,小侄女一个人跑到卫生间,把门关严了,结果门怎么都打不开,她自己在里面也吓哭了。他们四个大人弄了半天也没把门打开,最后小姨夫用工具,把门锁整个锯开了,才把门打开。
最后她还不忘埋怨:“你们出去时,要是把她(小侄女)一起带出去,就不会有这个事了,现在这个锁就彻底不用修了。”
我心里挺委屈,这事怎么能怪我头上了呢。但这就是她的一贯作风。
当然她也有不抱怨的时候,就是我们各自的工作生活都过的不错的时候。这种时候回家她一般都会平和的多,脾气也会好很多,还会开心地给我们做很多好吃的。
我曾经有一次和同事聊天,这样形容我妈:她对你好的时候,会让你感动到不行;她对你不好的时候,就会骂的你狗血淋头。
而且她还喜欢马后炮。前一刻的事情,后一刻就后悔,会觉得不应该那样,应该这样才对,其实未必这样就更好。
所以这样爱抱怨的人,也许是他们自己内心不确定,也许是习惯了,也许是他们可能就是比较敏感。
都说情绪会传染,如果身边的人多给他们一些理解,多用开心的事转移下他们的注意力,那他们应该会平和很多吧。
这个问题咋着起来是件小事,实则是一件大事。遇事就埋怨有几种可能:一是在外承受压力大,鉴于环境不便发作,回家后拿家人泄气。二是与家人成员原本就存在爱情基础不牢,如对公婆(岳父母)有意见,甚至怀疑孩子不是自己的等心理因素在起作用。明的不好讲,通过其他方式,惩罚家人看着不顺眼。三是轻度抑郁狂躁期发作。这是我抓公共卫生时总结的几点,还可能有其他原因,手头缺乏基础资料,以后挖掘整理,与网友沟通。总之,家庭的事不能视为小事,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对症下药”,做好调解和疏通,必要时进行医疗卫生心理干预。坚决避免家庭矛盾升级!
这种人一般都是急性子人,且容易出现在女性身上和家中承担主要经济来源的人身上。
举两个栗子:一个是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岳父。
先说我的母亲:我父母都是教师,他们是身边朋友公认的“模范夫妻”。我也这么认为,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从来没见他们争吵过。但我母亲又是公认的“坏脾气”,甚至连她自己都这么讲,如果不是遇到我父亲,换个人早就离婚了。
我母亲就是典型的“急性子”,家里哪里脏了,看见了就马上要打扫。她最见不得的就是做事拖拖拉拉的人。在我们家,只要她安排了什么事情,我和父亲没有马上行动,就会被她劈头盖脸的责备,即便那件事并不是必须马上要做才可以。我母亲说,她只要看见谁做事拖拖拉拉,她心里就说不出的烦躁。而这种烦躁让她控制不住自己要埋怨,而且说出来的话有时候挺伤人的。她其实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但就是改不了。这就是所谓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但我有时候想想,这个可能和急性子人强烈的责任感有关系。毕竟中国家庭有一种“默契”,男主外,女主内。在家庭这个小范围内,母亲就是领导者。她要领导我和父亲把这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这是她的责任。所以当这个家庭的人拖拖拉拉不配合她的时候,她就会很急躁并且埋怨我们的不配合。
再说一下我的岳父,他是家里的唯一经济来源。我的岳母没有工作,只负责做他的“后勤保障”。我的岳父作为家里的重要支柱,他承担的压力肯定是很大的压力。
所以他回到家只要看见哪里没做好,就容易生气、埋怨。比如有一次,我的岳母做饭的时候忘了按电饭煲上的“煮饭”按钮。岳父回到家要吃饭却看见饭都没熟,一生气就把电饭煲摔在地上。并埋怨道:“做个饭都做不好”
其实这件事儿不能怪我岳母,因为我孩子一岁,我父母都要上班,我和老婆平时也没时间照顾孩子,只能交给岳母。岳母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还要操持家务,难免会有疏漏。岳父也知道这个情况,但当时的他就是忍不住要抱怨。虽然后来他也明白自己做的不对并且道歉了。
所以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在这个家庭承担了更大的压力,导致情绪很难控制。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容易出现抱怨,用这种方式来宣泄。
其实作为家庭的一份子,我们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个家更好的运转下去,埋怨固然不对。但面对家人的埋怨,也要尽量去理解对方。
家庭中遇事就埋怨的人是什么心理?
在分析什么心理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个爱抱怨的人危害究竟有多大?
先举个例子。
一对夫妻,早上起来因为昨晚丈夫忘记关窗户,妻子开始抱怨丈夫的粗心。然后丈夫和妻子吵了起来,这时旁边三岁的孩子看见父母的争吵吓得大哭起来。
孩子一哭,妻子又开始埋怨丈夫大吼大叫吓哭了孩子,两个人带着满肚子的怨气把孩子送去幼儿园,然后各自又带着怨气去工作。
孩子因为受到惊吓在幼儿园一天不敢说话,后来发烧了。妻子在工作中不能全心投入,受到了领导批评;丈夫在工作时不小心把电路接错发生意外,出了工伤。
孩子发烧,丈夫出工伤,妻子只能请假回家看护孩子和丈夫,结果因为时间太长,被公司辞掉了。
这就是由一次小小的抱怨而引发的严重后果,你可能不相信这世上有这种事,但是我要告诉你,这是真事,因为那位丈夫就是我的一位好哥们儿。
所以说,当一个家庭中有个遇事就埋怨的人时,那么这个家庭会时刻处于危险边缘。
那为什么有些人就是一遇事就爱埋怨呢?其实无外乎以下几种心理因素:
1.完美主义者,任何事在他那里都有瑕疵。
2.不懂知足,永远觉得自己获得的不够多。
3.心眼太小,对别人的小错误不懂得宽容。
4.自以为是,自己永远是对的,别人永远是错的。
5.控制欲太强,总想把任何事都把控在自己的手心。
6.强势心理,总是通过打压别人获得心理满足。
所以当你自己或者家人中有这样的人,一定要挺高警惕,凡事谨慎处理,不要因一件小事而酿成无可挽回的局面。
好的,你的担当在哪里?!”夫妻俩就开始了相互的埋怨。
这时,孩子的外婆就介入了进来表态道:“只要孩子想吃,每个月的配方奶粉钱,我这个外婆来出”。
事情看上去好像由于外婆的资助解决了。但外婆每个月出奶粉钱之后,总觉得这个女婿能力太差,感叹女儿这是下嫁,心疼女儿。老婆看着自己妈妈每个月都贴钱,男方家里一点动静都没有,自然心里也不平衡。
爱抱怨的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理念:自己都是对的,错都是别人的。这句话是说:在意识层面,他们不能接受自己是错的这一事实,必须把错误推卸给别人。
他们对现状不满,对某人怨恨,但自己又不愿意改变处境,或者说害怕改变后依然得不到想要的结果,通过抱怨可以推卸责任,获得安全感。
实际上,抱怨的本质是对当下的不接纳,发泄出哀伤、痛苦和不满等不良情绪,适当宣泄是很正常的,如果被抑制,情绪只会堆积在心底,变成“心理包袱”,也彻底堵住自己的心门。
但长期不停抱怨是会产生物理损伤的,长期处于埋怨和被埋怨带来的焦虑或压力下,海马区神经会受损,而这块区域正是负责问题解决和认知功能的。
接着,爱抱怨的人,记忆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下降。从百度中也会看到“研究显示大脑海马区受损影响想象力”,海马区功能受损,升高其他精神障碍的发生风险(如抑郁及痴呆)。
同时埋怨还会释放一种叫做皮质醇的压力荷尔蒙,这种荷尔蒙可能抬高血糖指数,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喜欢抱怨的人是什么性格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