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姓由什么而来
【姜子牙的后代,那几个姓氏分别是什么?】
姜子牙后代的姓氏除了丘还有:姜、吕、齐、丁、壬、年、奇、枋、绍、骆、铭、青、易、尚、其、佐等等。
姜子牙的家世是显赫的,但是其出身却是低微的。很多历史文献中都提到他遇周文王之前曾经做过不得志的屠夫和小商贩。《战国策·秦五》说,“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
《尉缭子》说:“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棘津”;《韩诗外传》说:“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居于朝歌。”
姜子牙的后代在各个朝代都有被分封,例如高姓是分封在高邑,崔姓分封在崔邑等等。
扩展资料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智囊、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
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参考资料:——姜子牙
【姜姓的来历】
姜姓源出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裔孙姜子牙周初封于齐,到战国中期,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秦汉时,姜姓以关东大族向西迁徙充实关中,之后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如今姜姓广泛分布于中、朝、韩、菲、泰和印尼等国。
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60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4%。据考证,从齐国第一代国君姜太公起到现在,共有102个姓氏由姜姓繁衍而来,包括吕、许、谢、纪、丘、卢等64个单姓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
经考证,从姜尚起到如今,历史上共有102个氏都是从姜姓繁衍而来,有的姓氏还有别的起源,但是姜姓却是他们最初或最重要的起源。
其中包括吕姓、许姓、章姓、谢姓、齐姓、高姓、国姓、雷姓、易姓、方姓、文姓、申姓、卢姓、柴姓、庆姓、贺姓、纪姓、丘姓、薄姓、赖姓、盖姓、丁姓、査姓、封姓、邱姓、崔姓、骆姓
左姓、充姓、郦姓、逄姓、连姓、向姓、谷姓、聂姓、尚姓、焦姓、柯姓、饶姓、景姓、浦姓、厉姓、强姓、斜姓、晏姓、檀姓等64个单字姓氏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申屠、公牛姓等38个复姓。
扩展资料:
历史发展:
先秦时期,姜姓活动的地区主要是甘肃和山东。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裔孙姜子牙周初封于齐,到战国中期,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姜姓的历史在5000年以上,作为氏则始于齐国灭亡之后,至少也有2300年。
秦汉时,姜姓在河南灵宝的函谷关以东已经发展为大族,遂以关东大族向西迁徙充实关中,之后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
三国和南北朝时,姜姓已经在秦川陇、鲁皖苏浙地区蔓延开来,但其人口中心仍在陕西和山东。唐宋时期,姜姓进入闽粤地区。唐朝大臣桓庭昌改姜姓。?
清朝时东北地区由于山东的移民和满洲八旗的全面汉化以及汉姓的使用,东北地区姜姓发展迅猛。清满洲八旗的姜佳氏族全部、章佳氏族一部分集体改姓为姜。
参考资料:
-姜姓
骆姓由什么而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