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纹圜底彩陶罐
甘肃博物馆16件国宝有珍贵的丝麻织品,经卷文书,木、漆、铜器,大量的汉简、长城文物,铜奔马在内的铜车马群及木车马,金银舍利棺,西夏文本及文物,天梯山石窟造像。代表藏品有:永乐款鎏金菩萨坐像、复道三角纹圜底彩陶罐、葫芦形网纹彩陶壶、旋涡纹彩陶罐、彩绘木博戏俑、铜奔马、绢底平绣人像。
1、永乐款鎏金菩萨坐像:明代,像高20.3厘米,此像头戴花冠及发髻冠,菩萨面部广额丰颐,双目微垂,面容慈祥。身披帛巾,胸部前饰缨络,衣纹弧线流畅优美,下裙宽大贴体,结跏趺座于深束腰仰覆莲台座上,菩萨像整体结构匀称,雕刻细腻精制。
2、复道三角纹圜底彩陶罐:齐家文化,兰州市八里窑崖头出土,口径9.5厘米,高22厘米,夹砂橙黄陶,通体施紫红彩。口沿内外各绘一圈倒三角网纹,耳部绘折带纹,腹部两面分层绘复道三角纹,各层之间用平行线分隔,腹两侧绘菱形网纹。图案皆由平行线组成,繁缛而不乱。
3、葫芦形网纹彩陶壶: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兰州市花寨子出土,高46.7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16.8厘米。施红,颈部绘网纹,肩、腹部绘六组葫芦形网纹,间饰锯齿纹。
4、旋涡纹彩陶罐: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兰州市花寨子出土,高22.5厘米,口径14.1厘米,底径10.6厘米。罐身施红,口沿内彩,有横竖平行条纹相间排列。
5、彩绘木博戏俑:西汉,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人高29厘米。两位老者在玩博戏,这是战国到汉代非常盛行的一种娱乐形式。匠师以简单明快的艺术造型,刻画了两位老者全身贯注的博弈场面,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对弈时蓄势待发的场面。
6、铜奔马:东汉,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塑造者摄取了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越飞鸟的刹那瞬间。
7、绢底平绣人像:西汉,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高7.2厘米。红色绢底,用绛、浅绿、浅黄、黑色丝线平绣二人像,作对话状。
【半坡遗址出土了哪些陶器】最典型的是七年级教材彩色插页的半坡人面鱼纹盆
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出土。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是以细泥为原料,捏成型后着彩放在窑里烧制而成的彩陶器。盆的底部略平,腹部突出,也比较深。盆内壁光滑,外表粗糙。盆的内壁和口唇绘有对称的人面纹和鱼纹。陶盆本身是红色,盆上的花纹是黑色。红底黑花表现了当时绘画艺术水平和人们丰富的想像力。人面鱼纹盆内壁的人面作圆形,头顶有三角形高髻或头饰。五官部分近似人面的形象,口衔双鱼。人面的耳部各绘一条鱼,衔着人耳。鱼形用三角、圈点表示鱼头,用交叉斜线画出鱼身、鱼鳞。整个陶盆的构图,人面居主位,鱼纹居人面纹两旁,表现了人与鱼之间的亲密关系。半坡人面鱼纹盆的发现,说明了我国原始农耕时期,制造彩陶的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三角纹圜底彩陶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