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不爱喝心灵鸡汤了
【为什么心灵鸡汤越来越不招人待见?】
每个人的成长与成熟,都是一段独一无二的心路历程,光明与晦暗交错,快乐与悲伤同行。
彷徨、痛苦、沮丧的日子里,许多人都曾从文字中获得抚慰和激励,那些微言大义、深邃精辟,饱含哲理和智慧的文字,能够驱散阴霾,治愈伤痛,让心灵重获力量。
这样的文字,被称为“心灵鸡汤”。
心灵鸡汤面世之初,极受追捧。《心灵鸡汤》系列读物风靡全球,印刷数超过1亿册,翻译语言47种,因长期占据畅销书榜单而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大热之后,伴随的是毫无节制的泛滥。时至今日,小到街头巷尾的书刊报亭,大到海量用户的门户网站,心灵鸡汤无孔不入,无处不见。而人们对心灵鸡汤的态度,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最初,狂热追捧;
继而,视若平常;
之后,敬而远之;
最终,避之不及。
从心灵鸡汤到心灵鸡肋,盛极而衰的背后,潜藏着如下原因——
【一】鸡汤数不胜数,真伪共存,良莠不齐。
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时代如何变迁,文字,始终是勾勒人类心灵世界的至强符号。
在影像与声音无法到达的角落,文字以它独有的智慧之光和启迪之力直透人心。温暖、隽永、智慧、哲理的文字,人们对其始终充满着旺盛而真诚的渴求。
我们身处的世界,宛如一座巨型金字塔,每个人都在极力向上攀爬,然而现实残酷,竞争规则横扫之下,百者不存一,能够登临塔顶的,永远只是少数精英。少之又少的成功者将自己狼狈不堪的奋斗经历,套上光彩亮丽的外表,向金字塔中部和底部的人大肆兜售,这便是心灵鸡汤的起源与雏形。
依托生活阅历,源自真实现实,凝练成熟思考,这样的文字,一字一句都经得起推敲与考证,它的质感、温度和力度都是实实在在的。阅读这些文字,你会读到一个你从未发现过的自己,读出某种你从未重视过的情绪,宛如饮下一碗香浓的鸡汤,心神荡涤,神清气爽。
我们喜爱这样的心灵鸡汤。
无根无据、言之无物、无病呻吟的文字,呈现给读者的,只有辞藻的无脑堆砌和假大空的泛泛而谈。一个从未经历痛苦与挫折的人,却夸夸其谈“痛苦是财富”,一个放浪形骸、毫无节制的人,却假惺惺的教育大家“自律给人自由”……这样的心灵鸡汤,貌似香甜,实则毫无营养。
并非人人都有资格写心灵鸡汤,也并非人人都可以写好心灵鸡汤。我们周围,假冒伪劣的鸡汤随处可见,真材实料的文字却如凤毛麟角,读者分辨能力有限,阅读了大量良莠不齐的鸡汤,费时费力而所得极少,久而久之,自然对鸡汤丧失信任,心生厌倦。
我们并不反对鸡汤,我们反对的,是那些假借心灵鸡汤之名,行夸夸其谈之实的垃圾文字。
【二】鸡汤很丰满,而现实很骨感。
心灵鸡汤无论真伪,往往都逃不开一条普遍而常规的套路——作者习惯于将自己置于众人之上,然后以一种俯视式的胸有成竹,将某些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读者听。
读者阅读文字,会下意识的将自己代入其中,体味作者的情感、经历与思考,仿佛与另一个时空的自己遥遥相望,心神相交。
心灵鸡汤的世界,太过理想和丰满,在那里,付出都能够得到回报,坚持都可以取得胜利,在那里,问题总会得到破解,迷茫总能找到出路,在那里,磨难必定会砥砺成功,痛苦一定会化为财富。
心灵鸡汤作为人生规则的正面阐述者,其实只是发生在少数人身上的小概率事件,是平凡众生托举出的非凡个例,宛如苍茫暗夜中的一缕细微光明。
读者退出心灵鸡汤的世界,依然要回归骨感而平凡的现实。心灵鸡汤教人们如何“生活”,而现实中,人们却常常为“生存”而疲于奔命。人们渴望读书旅行、诗意栖居,现实却将人们困于柴米油盐、吃喝拉撒。正如歌中所言:“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和爱”。
问:心灵鸡汤最大的错误在哪里?
答:没有勺子。
此段问答,只是网络上的搞笑吐槽之语,然而细思之下,却包含着某种剑走偏锋式的一针见血。
心灵鸡汤再好,也是别人的成功,别人的世界,读者无法将心灵鸡汤化为己用,找不到那柄可以将鸡汤喝入自己腹中的勺子,只能在远处忍饥挨饿,口水直流,无奈观望。
“你说的很对,可是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相信心灵鸡汤,但不相信会发生在我身上。”
这便是众多读者对心灵鸡汤的第一反应。心灵鸡汤于他们而言,只是一座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心生向往,却不能至,只能远观,无法登临。久而久之,便连远观的心思也淡褪消失了。
心灵鸡汤,最终沦为时不时的心灵意淫。
【三】鸡汤对准则老调重弹,人们对准则明知故犯。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套用这句名言,我想说:“成功的人生都是相似的,失败的人生却各有各的失败。”
如果让你说出五条成功必备的准则,你可能会脱口而出,勤奋、坚持、乐观、自信、自律……等等。但如果让你说出五十条成功必备的准则,你一定会词穷无语。
成功的可贵与困难之处,并不在于它需要诸多准则,而在于你能否将有限的准则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
知易而行难,此理放之四海,颠扑不破。
铺天盖地的心灵鸡汤,早已将为数不多的成功准则翻来覆去讲了无数遍,人们对其亦是烂熟于心,耳熟能详,上至耄耋老者,下至稚龄幼童,都能说得头头有道。然而,一旦进入执行阶段,却总会错误百出,屡犯不改,甚至明知故犯。
人人皆知宽容乃为人处事之正道,却常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计较;
人们明知坚持乃通向胜利之阶梯,却经常主动或被动的选择放弃与妥协;
大家都明白自律乃成功之基石,却连早睡早起如此简单的习惯都始终无法养成。
准则谁都懂,却很少有人照着去做。
太多的人对准则明知故犯,而鸡汤却在耳边一遍一遍的老调重弹,此时的鸡汤,更像是一阵一阵无言的讽刺和嘲笑,又像是一张一张巴掌,狠狠抽在人们脆弱的自尊之上,啪啪作响。
恼羞成怒、理屈心虚,人们宁愿离鸡汤远一点,这样就可以避免被它一遍一遍的拷问,一遍一遍的撩拨。
鸡汤何其无辜,它一直在说对的事,可是人们不再愿意听了。
为什么大家都不爱喝心灵鸡汤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