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雄友个人简介
【清朝平南王尚之信简介,尚之信是个怎样的人?】
人物生平嗜酒好杀
尚之信生于崇德元年(1636年),19岁奉父命,入侍顺治帝之侧,深得顺治帝赏识,封为“俺答公”(俺答在满语中即为朋友的意思,是皇帝的朋友),直到康熙十年(1671年),尚可喜以年老多病,奏请康熙帝批准尚之信回广东管理王事。他酗酒恶习未除,常凌虐藩下人员,尚可喜很厌恶他。
尚可喜的心腹谋士金光曾进言废尚之信立次子尚之孝为嗣。尚可喜也怕他拥兵权重,招惹灾祸。他听从了金光的建议,决定把王爵传给尚之孝,并在康熙十三年(1674年)四月向朝廷奏言。
尚可喜任贤不任长,把王位让给了尚之孝,引起了尚之信的极大愤懑,招致兄弟之间矛盾尖锐,家庭不和,产生了严重后果。尚之孝知道其兄之信不满后,竟不敢承袭王爵,要求辞掉。
举兵谋叛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底,平西王吴三桂发动叛乱,尚可喜忠于清王朝,坚守广东。后刘进忠引台湾郑经入潮州,高州总兵祖泽清引孙延龄部将马雄至高州,雷州、廉州相继失守,粤东十郡,竟失其四。尚可喜东西受敌,力不能支,并且病情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对尚可喜加紧了进攻,一面施加军事压力,目的是继续逼迫尚可喜投降;一面则利用尚氏家族中父子、兄弟之间的矛盾,派人游说尚之信,千方百计收买他,诱使其投降。吴三桂答应事成后,封尚之信为王,世守广东。
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二十一日,尚之信发动兵变,炮击清兵大营,派兵封锁尚可喜的府第,接管了平南王的权利。并接受了吴三桂“招讨大将军”之伪号。病中的尚可喜闻讯,气急,挣扎着起来,投缳自尽,被左右人发现,急救过来,自此,病情日益加重。尚之信叛乱后,两广总督金光祖、巡抚佟养钜、陈洪明也听他的号令,跟着降吴。尚之信派人逮捕了金光,将其处死,报了私仇。不久,尚可喜忧愤而死。
拥粤自重
尚之信叛清后,因吴三桂索重金助饷,又派将占领冲要,因此新生悔意。又见甘肃王辅臣、浙江耿精忠先后降清,遂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十二月初九,遣使赴江西至和硕简亲王喇布军前乞降。康熙帝赦免了他罪过,令他将功赎罪。
康熙十六年(1677年)五月,尚之信暗地怂恿董重民所部兵鼓噪索饷,乘间擒董,率部反正。又击败谢厥扶,谢厥扶撤入海中。尚之信还遣其弟副都统尚之瑛等赴韶州迎接镇南将军莽依图所率清军。康熙帝为全力与吴三桂战,命尚之信袭平南亲王爵,其藩下总兵王国栋等官复原职。然而,尚之信坚持拥粤自重,坐观战势。六月,康熙帝谕尚之信配合大军,率部进剿湖南,尚之信以潮州总兵刘进忠尚未投诚为由,抗命不从。
七月初,吴三桂军数万攻占湖南永兴、郴州、宜章,窥犯广东乐昌、韶州。康熙帝再次催促尚之信速赴韶州,协剿湖南叛军。尚之信仍未从命。七月初五日,吴军围攻韶州,康熙连续两次令尚之信援韶州,尚之信均以台湾刘国轩占据惠州,直薄省城,及潮州人心未定等为由,不听命。八月,尚之信请求朝廷调走尚之孝,以利更牢固地独掌藩权。
同年秋天,吴三桂部将吴世琮据广西,巡抚傅弘烈率师进讨,收复梧州、浔州,窥取桂林。尚之信令总兵尚从志率3000人从战。康熙帝命尚之信自韶州进取湖南宜章、郴州、永州,但尚之信虚与委蛇,并不前往。当将军莽依图攻韶州,击败吴将马宝、胡国柱之后,康熙帝命尚之信移师梧州,又不前往。
康熙十七年(1678年)初,吴三桂重新加强对广西的攻势,莽依图深入广西,处境困难,康熙帝命尚之信策应。尚以高、雷、廉三郡初定为由,未从。康熙帝遂令其发兵接应莽依图,尚之信方遣总兵王国栋率兵赴宜章。三月,康熙帝斥令尚之信精选藩下兵万人,参加广西会战;并命他为广西军务支付饷银20万两。尚之信迁延不动,直至四月十一日,才率部由肇庆启行,于电白击败叛将祖泽清,收复高州等地。八月,吴三桂病死,其孙吴世[即位,战局突变。尚之信主动奏请进军广西,被授予奋武大将军。
赐其自尽
康熙十八年(1679年)二月,尚之信率所部从封川进入广西。追叛军至横州。尚之信自言病作,将所部交总兵时应运,自还广州。时应运奉旨率部配合莽依图进攻桂林,镇守南宁。当时吴世[叛军至武宣,尚之信为保存实力,以防海寇为由,上疏请求还师。康熙帝下谕尚之信进攻武宣。
康熙十九年(1680年),吴世[败局已定,清廷得以解决尚之信。三月初六日,尚之信护卫张永祥、张士选秘密赴京,揭发其谋叛罪。康熙帝速派刑部侍郎宜昌阿等赴粤调查。八月二十八日,于武宣逮捕尚之信。闰八月,尚之信被赐死。
历史评价
金光:安达公刚而多虐,勇而寡仁,若以嗣位,必不利于社稷。
金俊:之信凶残暴虐,犹存异志。
王国栋:之信怙恶不悛,有不臣之心。
《尚氏族谱》:生而神勇,嗜酒不拘细行。临阵遇危,_目一呼,千人俱废,故终身无劲敌。
家族成员父母
父:尚可喜
母:舒氏、胡氏
兄弟姐妹
尚之信有三十六个弟弟,三十二个妹妹。其中,尚之节、尚之璜、尚之瑛和尚之信一同被处死。
史书记载
《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一》
【谁有先生的《论词绝句五十首》】
《论词的起源》叶嘉莹
风诗雅乐久沉冥。六代歌谣亦寝声。里巷胡夷新曲出,遂教词体擅嘉名。
曾题名字号诗馀。叠唱声辞体自殊。谁谱新歌长短句,南朝乐府肇胎初。
唐人留写在敦煌。想像当年做道场。怪底佛经杂艳曲,溯源应许到齐、梁。
《总论词体的特质》缪钺
漫云景物当前语,"要眇宜修"贵细参。云影天光摇荡处,微言多少此中涵。
苏、辛健笔开新境,言志抒怀体自殊。须识东坡"韶秀"处,莫将豪放误粗疏。
《论杜牧与秦观<八六子>词》缪钺
新声一曲《八六子》,筚路功推杜牧之。更有秦郎才调美,危亭芳草见清词。
*杜牧《八六子》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扃。
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蕣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渐远,何时彩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
《论温庭筠词》叶嘉莹
何必牵攀拟楚《骚》。总缘物美觉情高。玉楼明月怀人句,无限相思此意遥。
绣阁朝晖掩映金。当春懒起一沉吟。弄妆仔细匀眉黛,千古佳人寂寞心。
金缕翠翘娇旖旎,藕丝秋色韵参差。人天绝色凭谁识,离合神光写妙辞。
《论韩偓词》缪钺
冬郎神似义山诗。雏凤声清旧所知。沉郁苍凉家国感,如何未见入新词?
《论韦庄词》叶嘉莹
水堂西面相逢处,去岁今朝离别时。个里有人呼欲出,淡妆帘卷见清姿。
谁家陌上堪相许,从嫁甘拼一世休。终古挚情能似此,楚《骚》九死谊相侔。
深情曲处偏能直,解会斯言赏最真。吟到洛阳春好句,斜晖凝恨为何人?
《花间词平议》缪钺
活色生香情意真。莫将"侧艳"贬词人。风骚体制因时变,要眇宜修拓境新。
固多儿女柔情语,亦有风云感慨词。红藕野塘亡国泪,残星金甲戍边思。
淮海清真晏小山。发源同是出《花间》。滥觞一曲潺湲水,万里波涛自不还。
《论冯延巳词》叶嘉莹
缠绵伊郁写微辞。日日花前病酒卮。多少闲愁抛不得,《阳春》一集耐人思。
《金荃》穠丽《浣花》清。淡扫严妆各擅名。难比正中堂庑大,静安于此识豪英。
罢相当年向抚州。仕途得失底须忧。若从词史论勋业,功在江西一派流。
《论李璟词》叶嘉莹
丁香细结引愁长。光景流连自可伤。纵使《花间》饶旖旎,也应风发属南唐。
凋残翠叶意如何。愁见西风起绿波。便有美人迟暮感,胜人少许不须多。
《论李煜词》叶嘉莹
悲欢一例付歌吟。乐既沉酣痛亦深。莫道后先风格异,真情无改是词心。
林花开谢总伤神。风雨无情葬好春。悟到人生有长恨,血痕杂入泪痕新。
凭栏无限旧江山。叹息东流水不还。小令能传家国恨,不教词境囿《花间》。
《论晏殊词》叶嘉莹
临川《珠玉》继《阳春》。更拓词中意境新。思致融情传好句,"不如怜取眼前人"。
诗人何必命终穷。节物移人语自工。细草愁烟花怯露,金风叶叶坠梧桐。
词风变处费人猜。疑想浇愁借酒杯。一曲标题赠歌者,他乡迟暮有深哀。
《论欧阳修词》叶嘉莹
诗文一代仰宗师。偶写忧怀寄小词。莫怪尊前咏风月,人生自是有情痴。
四时佳景都堪赏,清颍当年乐事多。十阕新词《采桑子》,此中豪兴果如何?
西江词笔出南唐。同叔温馨永叔狂。各有自家真面目,好将流别细参详。
《论范仲淹词》缪钺
平生忧乐关天下,经略边疆赋壮词。别有深情流露处,眉间心上耐寻思。
《论张先词》缪钺
南唐遗韵传欧晏,柳永新声已擅场。子野独标清脆格,能于二者作桥梁。
《论柳永词》叶嘉莹
休将俗俚薄屯田。能写悲秋兴象妍。不减唐人高处在,潇潇暮雨洒江天。
斜阳高柳乱蝉嘶。古道长安怨可知。受尽世人青白眼,只缘填有乐工词。
平生心事黯销磨。愁诵当年《煮海歌》。总被后人称"腻柳",岂知词境拓东坡?
*柳永《煮海歌》
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输征。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风乾日曝盐味加,始灌潮波溜成卤。卤浓盐淡未得间,采樵深入无穷山;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还。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糇粮;秤入官中得微值,一缗往往十缗偿。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煮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甲兵净洗征输辍,君有余财罢盐铁。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论晏几道词》叶嘉莹
论文耻作进士语,仕宦甘居末秩尊。明月彩云容自得,平生不傍贵人门。
《论晏几道<鹧鸪天>词》缪钺
由来意境相通处,诗画相涵古所知。更见乐歌银幕趣,一齐融入小山词。
《论晏几道词在词史中之地位》叶嘉莹
艳曲争传绝妙辞。酒酣狂草付诸儿。谁知小白长红事,曾向春风感不支?
*赵令畤《侯鲭录》记载:"熙宁中,郑侠上书,事作下狱,悉治平时往还厚善者。。。侠家搜得叔原与侠诗云:"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裕陵(神宗)称之,即令释出。"
人间风月本无常。事往繁华尽可伤。一样纯情兼锐感,叔原何似李重光?
《论苏轼词》叶嘉莹
揽辔登车慕范滂。神人姑射仰蒙庄。小词馀力开新境,千古豪苏擅胜场。
道是无情是有情。钱塘万里看潮生。可知天海风涛曲,也杂人间怨断声。
捋青捣麨俗偏好,曲港圆荷俪亦工。莫道先生疏格律,行云流水见高风。
《论苏、辛词与<庄>、<骚>》缪钺
超旷豪雄各不同。苏、辛词境树新风。黄流九曲寻源去,都在《庄》、《骚》孕育中。
《论秦观词》叶嘉莹
花外斜晖柳外楼。宝帘斜挂小银钩。正缘平淡人难及,一点词心属少游。
少年豪隽气如虹。匹马雄趋仰令公。何意一经迁谪后,深愁只解怨飞红。
茫茫迷雾失楼台。不见桃源意可哀。郴水郴山断肠句,万人难赎痛斯才。
《论黄庭坚词》缪钺
平生不愿随人后,书法诗篇见异才。馀事填词犹倔强,门墙肯傍大苏来。
"不烦绳削而自合",似此高踪未易寻。纵笔抒怀梅照眼,凄凉去国十年心。
《论贺铸词》缪钺
匡济才能未得施。美人香草寄幽思。《离骚》寂寞千年后,请读《东山乐府》词。
《论周邦彦词》叶嘉莹
顾曲周郎赋笔新。惯于钩勒见清真。不矜感发矜思力,结北开南是此人。
当年转益亦多师。博大精工世所知。更喜谋篇能拓境,传奇妙写入新词。
早年州里称疏隽,晚岁人看似木鸡。多少元丰元佑慨,乌纱潮溅露端倪。
《论李清照词》缪钺
论词敢作惊人语,恤纬常怀忧国思。谁似乙庵具真赏,能从"神骏"识奇姿。
平生伉俪兼知己,铭刻研寻万古情。一序能传《金石录》,更因离乱见坚贞。
寻常言语谱新声。皎洁芙蓉出水清。从此流传"易安体",稼轩会孟总心倾。
《论陈与义词》缪钺
诗法为词亦一途。简斋于此得骊珠。杏花疏雨传佳什,自有神情似大苏。
《论岳飞词》缪钺
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种壮怀能蕴藉,请君细读《小重山》。
《论张元干词》缪钺
激昂忠愤歌《金缕》,争诵《芦川》压卷词。婀娜清刚相济美,不妨花月忆心期。
《论张孝祥词》缪钺
清旷豪雄两擅场。苏、辛之际此津梁。酒酣万象为宾客,肯向尘寰较短长。
中原遗老望霓旌。极目长淮恨未平。激励重臣能罢席,乐歌一曲振天声。
《论陆游词》叶嘉莹
散关秋梦沈园春。词笔诗才各有神。漫说苏秦能驿骑,放翁原具自家真。
渔歌菱唱何须止,绮语《花间》讵可轻。怪底未能臻极致,正缘着眼欠分明。
《论辛弃疾词》叶嘉莹
少年突骑渡江来。老作词人事可哀。万里倚天长剑在,欲飞还敛慨风雷。
曾夸苏、柳与周、秦。能造高峰各有人。何意山东辛老子,更于峰顶拓途新。
幽情曾识陶彭泽,健笔还思太史公。莫谓粗豪轻学步,从来画虎最难工。
《论姜夔词》缪钺
江西诗法出新裁。清劲填词别派开。幽韵冷香风格异,湘皋月坠见红梅。
情辞声律能相济,"骚雅""清空"自一途。若觅浑成深厚境,令人回首望欧、苏。
窥江胡马伤离黍,金鼓长淮寓壮心。若比稼轩豪宕作,笙箫钟鼓不同音。
《论史达祖词》缪钺
警迈清新咏物词。柳昏花暝见精思。穷愁晚节趋遒健,江水苍苍又一时。
建瓴一举收鳌极,犹有平戎报国心。陪节北行问遗老,风沙乔木动悲吟。
《论吴文英词》叶嘉莹
楼台七宝漫相讥。谁识觉翁寄兴微。自有神思人莫及,幽云怪雨一腾飞。
断烟离绪事难寻。辽海蓝霞感亦深。独上秋山看落照,残云剩水最伤心。
酸咸各嗜味原殊。南北分趋亦异途。欲溯清真沾溉广,好从空实辨姜、吴。
《论文天祥词》缪钺
劲节孤忠照两仪。更将馀事赋新词。"妾心元是分明月",取义成仁此誓辞。
几年苦战此馀生。告别江涛恨不平。自有斗牛奇气在,冲冠怒发欲吞嬴。
《论刘辰翁词》缪钺
碧山、叔夏伤离黍,谁及须溪重笔词。"春去"知它"尚来否",苏堤风雨乱鸦嘶。
易安词句感人深。元夕长吟恸不禁。宁料三年仍此夜,满村社鼓更哀音。
《论咏物词之发展及王沂孙之咏物词》叶嘉莹
纷纷毁誉知谁是,一代词传吟物篇。欲向斯题论得失,须从诗赋溯源沿。
东坡而后更清真。流衍词中物态新。白石清空人莫及,梦窗丽密亦能神。
餍心切理碧山词。乐府题留故国思。阶陛能寻思笔在,介存千古足相知。
离离柳发掩柴门。犹有归来旧菊存。多少世人轻诋处,遗民涕泪不堪论。
《论张炎词》缪钺
江湖流落旧王孙。卅载华堂一梦存。剩水残山凭吊尽,万花吹泪掩闲门。
夜渡黄河记壮游。玉关踏雪脆貂裘。南人词有幽幷气,未许人间第二流。
美成以下论妍媸。两卷《词源》见卓思。骚雅清空尊白石,无妨转益更多师。
凄怆缠绵是所长。田荒玉老语堪伤。中仙去后无词笔,此意人间费较量。
《论宋人改词》缪钺
新词涂改动经旬。平淡之中见苦辛。绣出鸳鸯无限好,金针度与有心人
马雄友个人简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