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烧烤的人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在冬天的时候也会喜欢吃烧烤?】
对烧烤的这点子情感,从祖先骨子里,就有了。
如图
中国人有成语:脍炙人口。脍是细切的肉,炙是烧烤。说明古代人已经明白啦,肉类就得切开了,才能烤得入味;你拿一大坨五花肉去,外面烤焦了,里面还是生的。刀工技艺,最初就是为烤肉服务的。孔夫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就想象他老人家也觉得:切细了,烤得才入味。可是也不能就用手拿着肉,去生烤啊,手烤坏了,岂非得不偿失?于是就有钎子。东汉石刻画里,有人拿钎子烤肉的画面。春秋时候,专诸行刺吴王僚,就是以鱼炙为由头,鱼肚子里藏了著名的鱼肠剑。可怜吴王僚,就为了吃口鱼,送了性命。这要命的鱼炙?应该就是烤整鱼。
如图
北京因为当过元朝和清朝的国都,饮食间有游牧民族气,多吃乳制品,爱牛羊肉,烤涮都有。北京早年烤肉,讲究的是“支子”。有所谓老牌店铺,曰烤肉宛,曰烤肉季,民国时都以“支子老”为卖点。支子老有何好处呢?答:支子老了,就吸油,而且不易粘肉,而且和用久了的土锅和茶壶一样,烤出来肉,自带浓郁香味。当然,这玩意不能阻烟。
北京烤鸭,有名的分为挂炉和焖炉,其实就是烤法的科技太进步,分化了。挂炉其实就是传统的明火烤,负责烤的师傅可以随时查看,顺手翻转,让鸭子可以受热均匀;烤完了,皮下脂肪醛融化,皮脆肉嫩。焖炉烤鸭则不考验技巧,而看器物:炉膛烧热,鸭子搁铁罩里,闷熟的。这就不用考虑鸭子受热均匀的问题,不用怕鸭子烤焦了,但这种焖法,鸭子也就比较膏腴了。
以前说过,烧烤是五感俱全的事儿:你听肉串在火上滋滋作声,不忍心看,看了肉由红变灰慢悠悠,就百爪挠心,直探入胸腔里去,闻到了孜然味儿,坐立不安,就差伸手去火里,把滋滋求救的烤串给抢出来了。烤得了,撒孜然,端上桌来,还有滋呖呖沙沙声。这时候须得要冰啤酒,酒倒进杯里,泡沫咻咻的雪涌而出。味觉没到之前,嗅觉、听觉、视觉都在提示你这玩意多美妙。
——人类基因里,深藏着对烧烤的热爱呢。所以再斯文雅致的,看到烧烤,都会有蛮劲飞扬、热血上涌之情,甩开腮帮,就着各色扑鼻香料,撕咬外酥里嫩肉汁流溢的肉来。
如如
毕竟如上所述,吃烧烤,那是我们祖先就有的,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啊!
喜欢烧烤的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