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研究的历代圣贤介绍(下)
周易研究的历代圣贤介绍(下)
程大昌1123"1195
南宋经学家。尤精地理之学。论《易》发明刘牧的河洛之学。首论五十五之数,参以图书大衍为易之本原。易着有《易原》、《易志通言》。另有《禹贡山川地理图》、《考古篇》、《演繁露》、《雍录》等。
张行成
南宋学者,易学家。字文饶。人称观物先生。精《易》,通术数之学,据邵雍《先天图》和《观物外篇》的易卦推衍,并结合扬雄《太玄》、司马光《潜虚》等易学衍义,以10年时间着成《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述衍》十八卷。为邵雍象数的继承者。
杨万里1124"1206
南宋诗人,易学家。其《易》说属于义理学派。
朱熹1130"1200
南宋哲学家,着名易学家、教育家。博极群书,融会贯通,精于《易》,影响极大。集周敦颐、邵雍、张载等北宋以来易学家之大成,自立发挥,形成自己的体系。其易学批判地吸取了各家的观点,以程氏易学为骨干,融会各家的长处。提出易本卜筮之书
戴师愈
南宋人,与朱熹同时。其论《易》,认为一卦之中凡具八卦,有正有伏,有互有旁。又称一变为七,七变为九,卦爻自一变至七,名作归魂。着《正易心法》。
张轼(1133-1180)
南宋学者,和朱熹、吕祖廉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力主抗金,誓不言和,推崇北宋周敦颐《太极图说》,并以太极为最高范畴。认为太极流行天间,贯乎古今,通乎万物。着有《南轩易说》《南轩集》、《癸巳论语解》、《孟子说》等。
薛季宣1134"1173
南宋学者。主张河图洛书实为古代地图,乃辩物象而旋地政(《浪语集河图洛书辩》)之宝器,此说为考古史之一在创见。于后人研究河洛影响极大。推崇《周易》,认为六经之道,易为之宗。论《易》有《书古文周易后》、《河图洛书辩》、《答陈同甫书》、《複张人杰学谕书》等。
蔡元定1135"1198
南宋律学家、易学家。为学长于天文、地理、乐理、历数、兵陈之说,继承了汉易和宋易中象数学传统。与朱熹合着《易学启蒙》。易着《皇极经世?太玄潜虚指要》是对邵雍象数学的分析,另着有《洪范解》、《大衍详说》、《燕乐原辩》等。
王湜
南宋同州(今陝西大荔)人。说《易》首论太极、两仪、八卦,以夜半日中,心肾升降之气说明。又杂以道家之说潜心邵雍之学,其先天之学,出于炉火。着成《易学》,又知《皇极经世》一书,不尽出于邵雍,其言可谓皎然不欺,有先儒笃实之遗风。
元代
吴澄1249"1333
宋元之际易学哲学家。究心于理学,尤精于易学,被称为经学之师着《易纂言》複倡象数之学。言经之所以厘为上下,为程颐、朱熹所不及。说明古义非元、明诸儒空谈妙语者可比。着有《易纂言》、《易纂言外翼》、《书纂言》、《草庐精言》、《道德经注》等。
俞琰1258"1314
琰一作琬。宋元之际易学家、道教学者。精于《易》学,后研求经文,创发新义,自为一家之言。于《易》苦思力索,积平生之力,达三四十年之久,冥心独造,其论往往超过前人。着《周易集说》、《读易举要》、《易外别传》、《易图纂要》。曾精研道家学说,着有《阴符经注》、《周易参同契?发挥释疑》、《玄学正宗》等。
保巴
元哲学家,易学家。字公孟,号普庵。蒙古人。少好学,精易理。在其着《易源奥义》中创立了自己的先天图式说。其学术思想在当时颇有影响,曾奉诏为皇太子讲易学。着作有《易源奥义》、《周易原旨》、《系辞》,统名《易体用》、《周易尚古》(已佚),及《进太子笺》。
萧汉中
元代泰和(今属江西省)人。字景元。《易》说出自邵雍之学,推阐卦序,颇具精理。着《读易考源》。明朱升作《周易旁注》,採录其文,附于末卷,因以得存。
陈应润
元天名(今属浙江省)人。说《易》认为义理玄妙之谈,堕于老、庄;先天诸图,杂以《参同契》炉火之说,自宋以后,毅然首破陈抟之学。着有《周易爻变义蕴》。其书在宋元人《易》解中,翘然独秀。
陈致虚
元代内丹家,《周易参同契》重要注家之一。字观吾,号上阳子。全真道教南北宗的代表人物,影响大。全真北宗实际创教人王晶号重阳的七传弟子。着有《周易参同契分章注》、《金丹大要》、《度人上品妙经批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