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周易》与《易经》的区分
谈谈《周易》与《易经》的区分
《周易》与《易经》的区分 《易经》是我国儒家文籍,六经之一。原名《易》、《周易》,汉朝人通称为《易经》。前人向神灵卜问吉凶的方法,有龟卜以及占筮。筮用蓍草,按一定法度推算出数量,求得某种卦象,根据卦辞、爻辞推想所问工作的效果
《周易》与《易经》的区分
《易经》是我国儒家文籍,六经之一。原名《易》、《周易》,汉朝人通称为《易经》。前人向神灵卜问吉凶的方法,有龟卜以及占筮。筮用蓍草,按一定法度推算出数量,求得某种卦象,根据卦辞、爻辞推想所问工作的效果。据《周礼·春官·宗伯》记录,上古时太卜“掌3易之法:一曰连山,2曰归藏,3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4”。连山易、归藏易皆佚,仅《周易》存世。“易”字,一说为“简略单纯”之义;另外一说为“变易”之义,意为以揲蓍数量之变,推寻问事之变,借以释疑。“易”前“周”字,一说指周朝人的筮法;一说指周遍之易,即探求广泛的变易轨则。汉朝人所说的《周易》,包含经、传两部分,传是对经的解释。《易经》则指64卦的卦象、卦辞、爻辞而言。
《易经》成书于什么时候,作于何人,迄今无定论。《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3圣”说,以为宓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为64卦,作卦辞以及爻辞;孔子作传以解经。“五4”运动之后,史学界对传统说法提出狐疑,以为卦以及爻辞中讲到周文王之后的汗青变乱以及汗青人物,足证《易经》成书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因而呈现了周初说、年龄中期说以及战国说,所据不一。
《易经》的卦象指卦的图像,由阳爻“—”以及阴爻“—”两种爻象,按每一卦六画分列组合而成,共六十4种卦象。卦中六画的分列从下到上,用初、2、3、4、五、上表现位序,阳爻称9,阴爻称六,爻象共3百八十4。解说卦象的辞句称为卦辞,系于卦象之下,解说爻象的辞句称为爻辞。
六十4个卦象的分列顺序,现传有两种簿子:一是通畅的《周易》本,分上下经,上经始于乾卦,次为坤卦,下经终于未济卦;2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首卦为乾,次卦为否,终于益卦。卦辞以及爻辞的内容大致有3类;一是讲天然现象的变化,用来比较人事,如大过卦9五爻辞说:“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2是讲人事的得失,如渐卦93爻辞说:“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3是判断吉凶的辞句,如坤卦卦辞说:“元亨,利牝马之贞。”据钻研,卦、爻辞反应了奴隶制的社会生活。
《易经》虽属占卦书,但在其神秘的情势中蕴含着较深入的理论思惟以及朴实的辩证观念。例如,它认可事物存在着对峙面,64卦由302个对峙卦组成,其卦的爻象以及爻辞反应了天然界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大人”以及“小人”、吉以及凶、得以及失、益以及损、泰以及否、既济以及未济等一系列对峙同一的现象,《庄子·世界篇》将其归纳综合为“易以道阴阳”。它还认可对峙事物的相互转化。如泰卦卦辞说:“小往大来”;否卦卦辞说:“大往小来”;泰卦93爻辞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乾卦9五爻辞说:“飞龙在天”;上9爻辞则说:“亢龙有悔”,这些都表示了物极则反的概念。从《易经》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抽芽,因此在我国哲学史上占有首要位置。
战国后期,对《易经》的钻研逐步成为一种专门学问,一些体系阐释《易经》的笔墨陆续被搜集起来,汇成《易传》。秦朝(前二二1~前二06)焚书,不焚易书。至汉朝(前二06~公元二二0),经学鼓起,此中关于《周易》经传的解释,称为“易学”。易学积厚流光,用时二000余年,构成了许多派别,如象数学派、义理学派等。许多闻名哲学家,根据《周易》经传提供的思想材料,树立起自己的哲学系统。
《易经》的版本,流传下来影响大的是魏王弼注本、唐孔颖达疏,亦称《周易公理》,收入《103经注疏》中。宋朱熹撰《周易本义》,为宋朝之后通畅本。1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帛书《周易》,抄录于华文帝初年,与传世各家《易》本均不同,是现存《周易》中最先的别本。古今解易者,多达数百家,在儒家经籍中为数至多。影响较大以及拥有特点的表明有:唐代李国祚《周易集解》、唐代孔颖达《周易公理》、宋代程颐《程氏易传》、宋代朱熹《周易本义》、当代***《周易义证类纂》以及高亨《周易古经今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