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手上拿的是什么
【地藏菩萨手里的如意宝珠有什么作用】
【尔时。一切诸来大众。咸见如是种种云雨。亦闻如是诸法音声。随意所乐。各见其身种种香华。宝饰。衣服之所庄严。又各自见两手掌中。持如意珠。从是一一如意珠中。雨种种宝。复从一一如意中。放诸光明。因光明故。一一有情皆见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又因光明。见诸佛土一一世尊。无量众会恭敬围绕。
复因光明。见诸佛土一切有情。若有病者。因此光明之所照触。众病除愈。诸应被杀及囚系者。光明照故。皆得解脱。诸身语意粗重秽浊。因光皆得轻软清净。诸饥渴者。亦皆饱满。诸被种种刑罚逼切。光明照故。皆离忧苦。诸少衣服。宝饰。珍财。光明照故。随念皆足。
若诸有情。乐欲杀生。乃至或有乐欲邪见。由此光明之所照触。皆悉乐欲远离杀生。乃至乐欲远离邪见。若诸有情。为于种种求不得苦之所逼切。光明照故。随愿皆得。又因光明。见诸佛土一切有情。所受众苦无不休息。皆悉欢娱受诸妙乐。
又见如是诸佛土中。由此光明之所照触。远离一切昏云。尘雾。烈风。暴雨。不善音声。及诸臭秽。苦辛。恶味。恶触。恐怖。远离一切邪业。邪语。邪意。邪归。不寒不热。安静坦然。地平如掌。诸妙乐具充满其中。】
「诸来大众」,就是指法会上那些声闻僧、菩萨僧,还有新来的大众。地藏菩萨来的时候,还有从他方世界随着地藏菩萨新来的、在法会当中没有散去的大众,都看见了这降下的云雨和宝物。
同时,也听见这些降下的衣、饰、宝物当中所宣扬的法音,不论你喜好什么颜色或宝物,你就会看见从虚空降下来的宝饰、宝物,自动穿戴在你身上。
所以他说:「亦闻如是诸法音声,随意所乐。」随自己喜欢什么,就见到自己身上所有的香花、宝饰、衣服庄严。而供养你的衣服,尺寸大小长短都很合适,比裁缝师裁的还要准确。
「随意」,一个是菩萨的愿力,一个是你的心力。还不只如此,同时各个见两手托如意宝珠,因为地藏菩萨手托的是如意宝珠。
如意宝珠的作用是:你心头一作意,想得什么,宝珠就出什么,满足你一切的需求。这些与会大众,不但是满足了自己身上所需要的,一切心里所欲求的,也都满足了。
衣服、百花、装饰品,有的喜好红颜色的,有的喜好绿颜色的,不见得都一样,自然就著在你身上,庄严圆满。
但是有一样是平等的,就是每个人的手掌中都是持着如意宝珠。我们看地藏像,一手拿着锡杖,一手拿着如意珠,他就布施如意珠。每一个与会的大众手里都有如意珠,不但有,而且从如意珠里产生了无量的宝物。
这个珠子是放光明的,不但能降珠宝,还会放光。这珠子放的光明有好大?比我们的灯光、太阳光还要大得多——因为我们的灯光、太阳光照不到别的佛国土,它的光明可不同。
梦参老和尚《十轮经》
【地藏菩萨的禅杖有什么作用】
地藏王菩萨手中明珠与禅杖寓意是: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地藏经》)
根据《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昔于忉利天宫,受释迦世尊嘱咐,于释迦寂灭以后,未来佛弥勒未生之前,在这个过渡时期中,娑婆世界众生由谁来负责度化?释迦佛把这一重担,交给地藏菩萨。并殷勤嘱咐他,对那些尚在恶趣受大苦的众生,要特别关心,令其改邪归正,离苦得乐。至弥勒佛出世时,使娑婆世界一切众生,皆得解脱。《十轮经》卷一说:‘地藏菩萨已于无量无数大劫,五浊恶世,无佛世界,成熟有情。说明地藏菩萨于无佛出世的过渡时期,教化众生,非始于今日,无量无数大劫以来,一贯如此。
地藏王菩萨的故事(六集全):
中国佛教寺院中的地藏菩萨形象也很有特点,一般菩萨为头戴宝冠、身披天衣、璎珞装饰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萨则多为光头或是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或是手持幡幢、宝珠等。据《地藏菩萨仪轨》、《地藏菩萨十轮经》等记,由于地藏菩萨在无佛的“五浊恶世”(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济渡众生,为了让众生能深信因果,归依三宝,所以显示出家僧人相。地藏菩萨像还常有以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为坐骑的,名号曰:“谛听”或“善听”。地藏殿的胁侍为金乔觉修道时曾资助过他的闵姓山主及其儿子,二人后来皆随金乔觉出家,九华山成了地藏道场后,他二人也被塑成了地藏菩萨的胁侍。
地藏菩萨因立下度尽六道中生死流转的众生的大愿,故而常现身于人、天、地狱等六道之中,而有六地藏之称,其名号与形象如下:
(一)檀陀地藏,“檀陀”是一种人头幢,其形象为左手持人头幢,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助地狱道众生。
(二)宝珠地藏,左手持宝珠,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度饿鬼道。
(三)宝印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如意宝印,专门济度畜生道。
(四)持地地藏,左手持金刚幢,右手结施无畏印,专门济度阿修罗道。
(五)除盖障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与愿印,为人除掉八苦之盖障,专门济度人道。所谓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为苦谛所摄。
(六)日光地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结说法印,照天人之五衰(天人将死时现五种衰相)而除其苦恼,专门济度天道。
”(《地藏经·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因此地藏又被称为“大愿地藏”,以与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观音的“大悲”相呼应。
地藏手上拿的是什么相关文章: